普本和985真的有差距嗎?同一名學生去參加兩校招聘會,看懵了!

日期:2023-01-21 11:10:29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他本科期間就讀的是南陽師范學院,學校的層次相對比較低。學生在參加學校的秋季招聘會的時候發現,招聘會的時間只有3天。

這3天里,去學校招聘的企業,都是小企業,名不見經傳。給到的職位,多數也都是銷售,甚至和專業和學校沒有任何關系。

這樣的情況,也堅定了學生考研的想法。同年他以352分的初試成績,考上了四川大學的碩士研究生。

到了川大之后,第二年有機會見識到了四川大學的秋招。985學校的秋招,能持續整整3個多月,這3個月里,國內能來的世界500強企業都來了。

學生們可以選擇的機會,待遇,和原本在南陽師范學院的時候,是天差地別。一下感受到了學歷上的參差,帶來的未來的差距。

不同的企業來校招,帶來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畢業之后的起點,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也像張老師說的,沒有好學校的平臺,再沒有好學歷的支撐,哪些優質企業,連看都不看自己一眼。

學歷和能力相輔相成,卻大不相同

有的企業老板說,對于學生來說最好的鍛煉,是在工作中受挫。在受挫中不斷的成長,而不是大廠,考公,考研。

這種雞湯,不知道這位老板喝了多少年。現在的學生清醒的很,誰愿意受挫?我有安安穩穩吃飯的機會,為什么要去你那里受挫?

就算是經受打擊,去大廠里接受打擊,加班晉升內卷,也比小小企業里,聽老板不斷的畫大餅,過年連年終獎都沒有要來的好。

之前那一套雞湯,不適合現在的學生。所以這些年考研的,考公的,鐵路,警察,醫生,老師這些職業,備受關注。

他們知道什么專業可以安穩的度過之后的半輩子,知道學歷的重要性,所以都在不斷的努力。這不是吃不了苦,是知道什么苦,吃的有意義。

學歷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有了足夠的學歷,才有地方和機會,去施展自己的能力。有了足夠的能力,才能利用學歷,穩步晉升。

說兩者不一樣,確實也有很大的不同。就像上面是說的那些安穩的工作,沒有學歷,連工作的機會都沒有。

但能力其實可以平庸一些,除了醫生之類的技術型很強的工作,很多體制內的工作,其實不需要高能力的支撐,都是簡單重復的工作,大專畢業都能做,但沒有機會做。

所以同學們,能力固然重要,但不要相信不讀書的都發財了,讀書的都在打工的鬼話。也不要相信憑借自己的努力,總會出頭的雞湯。

普通家庭的學生,起點很重要。一定要在學校里,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不斷的抬高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起點。

筆者寄語:

同學們覺得現在學歷卷的辛苦,正是因為大家都很清醒。都清楚的明白想要的是什么,這就是這一帶人,需要經歷的考驗。

尤其是普通人家的學生,學習幾乎是唯一的出路。時代不同了,這個年代,想要沒有文化白手起家,很難。

科技日新月異,掌握了科技,才能掌握財富的密碼。成績不好,說什么都聽不懂,想也想不通,注定吃不了這碗飯。

今日話題:你對這件事怎么看?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