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實細節卻透露出真相,副教授的課時費每年在6000元左右,也就是200課時,但仔細算一下,一年也才上200節課,刨除點節假日和寒暑假,一天也不過一兩節課罷了,更何況還沒有任何的科研成果,能夠拿到年薪11萬也是很可以了!
網友也直言表示:要啥自行車啊!見好就收吧!還有的網友表示:覺得收入少,為啥下課不自己去做兼職?不還是懶嗎!還有的網友直言:典型的“何不食肉糜”!
而且很多高校教授都有自己的事業、公司等,將副業經營的風生水起,上課只不過是“調劑品”罷了,而高校副教授尋求共鳴不成反被吐槽,也真是“貪心不足蛇吞象”呀!
崗位不養閑人,薪資待遇也與付出成正比,教授也需“敲響警鐘”不論是大學教師還是教授,待遇也與自身能力息息相關,但若是教師一天只上一兩節課,卻想要獲得年薪幾十萬,那顯然也是“天方夜譚”,高校也不是“大冤種”,所以大學教授也要從自身找原因!
在筆者看來,人不能既要又要還要,那貪念也是無止境的,只有自身能力足夠出色,才能夠不斷實現自己的期望,但若是期望過高,那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所以大學教授也要擺正位置,認清自己的實力,切莫“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世上從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高校教授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但若是沒有科研成果也沒有教學成績,那薪資待遇也只是平平,所以與其認為心懷不滿,還不如反思自己的行為,可別想著“不勞而獲”!
降低期望值,減少攀比、比較等行為,并且減少“自我內耗”的焦慮心態,雖說高校教授年薪十萬左右看似不多,但對比很多普通家庭來講也是很不錯了,更何況上哪找輕松不費力卻又感興趣的崗位呢?所以大學教授也要重新定位自身價值。
大學教授不妨發展“副業”,多門手藝也能多條出路,而且還能充分利于課余時間,比如寫書、自媒體等等,但若是影響到本職工作那自然是不被允許的,所以教授也要合理規劃,但若是沒有足夠的精力,那不妨老老實實的上課更實際一些。
當然了,大學教授也可能多參與科研項目,申請更多的津貼補助等,不僅能夠豐富自身,還能給大學生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并培養出更多的優質人才,但大學教授也要堅守教育的底線,可別濫用職權,那后果也是心知肚明!
筆者寄語:既要事業蒸蒸日上,又想要收獲更多的幸福與美滿,但憑什么啥好事都讓一個人占去了?所以大學教授不妨調整好心態,將重心放在科研與教學上,并重視兒童家庭教育,可別找錯了重心還不自知!
話題:你認為高校教授的待遇是高還是低了?
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