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員工的企業是錢到位了留不住員工的企業是錢沒到位這話對嗎?

日期:2023-02-10 11:11:1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后來我又到了另一家也是國資背景的公司,雖然也是打著國有企業的牌子,其實只有董事長和幾個董事長是國家公職人員,從總經理到職員都是招聘的,我到了公司擔任研究室主任,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公司的文化,經營理念,為公司造勢圈錢。

這種經營方式當時我也感覺很新奇,政府部門也認為老板理念很獨特,銀行認為公司經營方式新穎,各家銀行紛紛貸款,公司的項目其實都是虧損的,但公司仍然把這些虧損的項目包裝得非常好看,目的還是為了讓銀行多貸款,政府多給予支持,在1994年那個時候我的月工資達到了1500元,也算是比較高的。

后來公司把這種經營方式和理念帶到了上海,并將總部遷到上海,大多數員工也去了上海,我由于家庭因素不愿意去上海,只好離開了公司。但這樣的公司由于實體經營不行,最終只能導致資金鏈斷裂,老板坐牢而結束,幾個有公職身份的董事全部進去了,害了不少人。

彈指一揮間到了2000年,我來到了重慶一家大型的摩托車制造企業擔任總裁助理,當時年薪達到了10萬,加上年終獎,年收入達到了15萬。這家公司的特點是公司規模大,高峰時達到了1萬多人,年營業收入達到了100多億,年利潤達到了10億左右,老板的確是財大氣粗。

當時要進這個公司當工人都是比較難的,很多人都是通過關系進來的。中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也是當地公務員的好幾倍,集團名聲大,職工的社會地位高,后來我作為公司黨委的副書記,經常代表集團到市政府開會,座位都是排在最前面一排,能代表公司經常在大會上發言,感覺也很自豪。

這個公司給我的錢是到位了的,位子也是到位了的。我代表公司到了外面感覺很風光,但是到了公司就是老板的大秘書,大事小事都要操勞。老板文化低,初中沒有畢業,坐過牢,脾氣差,動不動就要罵人,甚至還要打人,公司文化的精髓是壓力式管理。在這種壓力管理模式的打壓下,自己雖然學到了很多東西,但自己感覺沒有什么尊嚴,差點患了壓抑癥,找到了新工作,只要錢差不多我還是選擇離開。

在這個集團工作期間,我在集團工作了五年多,在中高管中,我算是時間比較長的了,空降來了很多個副總裁,其中有的還是政府廳級崗位離職而來的,沒有來時大家覺得公司形象好,實力強,待遇高,大家想來這里拿高薪。

但進了門就不一樣了,不管你以前地位再高,但都是老板的打工仔,都是老板雇員,老板高興可以給你很多錢,老板不高興可以將你罵的體無完膚,一錢不值,很多人呆不上半年就跑路了。在這里工作沒有尊嚴,沒有方向,沒有歸宿感,沒有屬于自己的未來,錢再多也是無法留下的。

綜上所述,從我的經歷和很多到過這類公司的打工仔來說,最初目的就是為了掙錢,認為只要能掙錢,錢到了位,就能留下來;但是當你得到了所謂的錢,很多人由于不適應公司的文化,不適應公司管理機制,離開的不是少數。錢到位不一定就能留住人,但是錢不到位更無法留人。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