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公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是否會享受公務員的待遇?

日期:2023-02-15 11:16:42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二是名稱不同。參公單位名稱上還是事業單位,公務員所在單位的名稱為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稱也不同,工作人員的稱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機關工作人員稱為公務員。參公單位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由財政全額撥款;二是具有法律法規賦予的管理職能。

三是待遇的差別。參公單位一般是黨政機關的下級單位或者執法機構,它們的工資待遇跟公務員一樣,都是財政全額撥款,但因為大部分參公單位機構規格比黨政機關要低,因此薪酬漲幅的空間要相對小一些。

四是任用上的區別。 一般來說,事業編不經過考試是沒法轉任到行政編的。但參公單位卻比較特殊,它能與公務員進行轉任。從公務員單位調到參公單位,編制就由行政編變成了事業編,反之亦然。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參公單位與普通事業單位不同。在人事制度方面,參公單位實行公務員制度,普通事業單位實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在招錄、晉升、薪酬、退休、養老等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較大區別。

從資源方面看,通過參公管理身份的確立,能夠增強參公事業單位工作開展的專業性和公信力;參公管理的身份保障了參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與公務員的福利待遇相同。

參公單位的工作人員,由于是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凡是公務員享受的待遇,參公人員基本上都能享受。比如公務員要參照公務員法的規定,享受職務職級并行管理的規定,達到公務員任職規定條件的,可以晉升職務和職級;享受公務員的工資待遇,工資待遇的依據是根據本人的職務、職級和級別來確定的,享受公務員的各種補貼待遇,包括車補、醫療補貼等。

參公人員的退休待遇也是參照公務員進行管理,職務職級在退休時有一定的優勢;退休人員死亡以后家屬享受的喪葬補助金撫恤金待遇,按照公務員的規定執行,撫恤金待遇比一般事業單位要高20個月本人養老金的待遇。

綜上所述,參公單位的工作人員,雖然不屬于公務員編制,但是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公共管理職能,所有的工資、福利和退休待遇、死亡待遇都是參照公務員執行。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