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日本和荷蘭做出這樣的舉動并不奇怪,荷蘭早在幾年前,已經對中國實施了出口限制,不向中國出口一些高端的光刻機,而日本安全已經完全掌握在美國手里,喪失了自主權,不敢得罪美國。
美國作為對中國芯片最早實施斷供的國家,國內芯片產業遭到了巨額損失,世界巨頭英特爾一個季度損失7億美元,這一頹勢仍在持續下去。日本和荷蘭剛開始不同意美國計劃也有損失方面的考量,畢竟中國市場非常龐大。此外,即便中國無法獲得西方的高端技術,還能夠自主開發,屆時中國芯片將成為西方高端芯片技術的競爭者。
(拜登簽署《2022 年芯片與科學法案》,實際上是為了針對中國)
林芳正來華時,利弊我們早已講過
對于美日荷行為的利弊,在日本首相林芳正來華時,中方便勸告日本,在半導體的問題上,日本不應為虎作倀,應謹慎決策,不得損害中方利益。很顯然,這一“良藥”日方沒有聽進去。
說白了,在全球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半導體已經成為了高度全球化的產品,打壓中國芯片,意味著沖擊全球產業鏈的穩定。因此,中方在世貿會議上對美日荷三國的“詢問”,不僅是在堅決維護自身合法利益,更是再用實際行動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日本外長林芳正)
而不管美日荷3國如何否認,結合眾多報道來看,美日荷確實存在打壓中國芯片發展的行為。種種舉措證明,他們已經將中國在該領域的打壓,幾乎擺到了桌面上,因此這次中國的出手,是把“窗戶紙”捅破了,于情于理,美日荷這次都應向中國、其他世貿成員國解釋清楚,相關協議具體內容是什么?違反世貿組織協定的規則,也應由世貿做出相應的處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