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訓沒用?認清企業不背的幾個鍋,五招幫你理順培訓

日期:2023-01-06 11:29:47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體系完備當然很好,但是培訓體系的搭建非一朝一夕,更非一人能夠完成,如果培訓之初,就把精力用在組織人馬進行體系搭建工作,那么體系還沒完成,部門就可能被PASS掉了。

02困局之中,怎么破?

企業高層不支持培訓是一個偽命題,試想如果培訓解決的問題恰好是燃眉之急,如果讓高層看到效果,會不支持嗎?高層和HR思考不在一個層次上,高層思考的是投入產出比,HR思考的是工作計劃完成,這個矛盾要統一到培訓設計、產出上,培訓設計要合理,產出要有效果。

一、培訓對象、內容必須分類。

比如按管理層級分、按流程工序、按業務類別分類等,如果按管理層級,除了企業文化類,?高中低層都要參加的培訓要分開,因為這幾個層級往往思考問題角度不同,對問題認知也不同,為強調培訓拉到一個教室里是不合適的;比如按流程按工序分,這是以解決熟練度為目的操作培訓,就要找到熟練工和非熟練工,側重加強哪一部分人的技能練習,目標群體就很清晰了。比如,新入職員工的培訓,側重點之一在企業文化認同,那么在培訓內容設計、老師選擇方面又有一定的特點;新晉升管理者培訓,培訓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這一群體的特點特質上開展。

二、培訓課程設計避免呆板、老套

很多人培訓時全部沿用PPT的授課模式,即使講授操作流程類培訓也不能移到現場或模擬現場,學員的參與度低,不能實踐,一堂課下來,只是給大腦培訓走了一個過場。

一個完整的課程設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目標:所有的培訓都是要實現一定的目標。目標是培訓設計的根本,一切要圍繞目標出發,在課程設計之初就和企業高管等領導溝通好,解決什么問題,學員要有什么改變。目標越具體,培訓效果越容易評估,可行性越強。

(二)內容:內容圍繞目標設置,必須與培訓對象相匹配,哪些是急用先學,哪一些是潛質培養,對應哪些學員哪些問題,必須明確。并且這些內容要和講師達成全部一致,講師不僅在備課時而且在課堂互動時,也可以溝通交流更準確。

(三)方法:課程采用什么方法進行授課,“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什么樣的方法能持續地吸引學員的注意力?不是游戲和活動,而是課程的靈活、走心設計,針對學員心理特點、認知特點等等。

(四)過程及方式:課程過程如何設計?是怎樣的呈現方式?哪幾個過程是核心點?在這個過程中,重點講到哪個案例?哪幾個問題?學員要做什么練習?什么樣的課程結構最容易讓學員記得住?比如總分總的結構?課程在結束之后,通過關鍵問題、關鍵點的提出,幫助學員梳理自己的課程邏輯思維,自然而然地復述出課程要點,而不是只羅列出一些凌亂的觀點。

企業培訓沒用?認清企業不背的幾個鍋,五招幫你理順培訓

三、客觀認知培訓轉化

(一)培訓轉化特點:培訓轉化與培訓內容緊密相關。如果是技能操作類培訓,轉化就相對容易,學員經常加強反復刻意練習,經常一段時間的反復,成為習慣性動作,技能就熟練了。

如果是知識類的知識辯別、記憶,只需要學員自己加強記憶、理解就可以了;而如果是態度類培訓,概念類技能轉化就有時間需求,甚至一段時間后,又回歸到原點,這類轉化比如需要抓好案例分析與跟進指導,幫助學員理清信息,梳理認知、鞏固理解實踐等等。

(二)結果呈現:有些培訓工作做得虎頭蛇尾或者虛張其勢,培訓效果的呈現出和目標、內容一致結合,采用多種呈現匯報方式,既是對個人、工作的總結,又是新起點;有些培訓以宣傳之名,言過其實的夸大,時間久了,是站不住腳的。

企業培訓沒用?認清企業不背的幾個鍋,五招幫你理順培訓

四、內聘外請講師功能搭配有重點,有層次

內部聘請高管、業務專家作為內訓師,授課重點以價值觀認同、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等為主,讓參訓學員產生強烈代入感,從情緒到認知、行動的影響;外聘講師是內訓師技能和層次的補充與提升,建立外聘講師庫,優中選優,做到兩者有機結合。

五、培訓體系保駕護航

培訓體系的搭建是緩慢而又螺旋上升的過程中,作為培訓管理者、組織者,要有清晰的框架,懂得什么時間開始、如何搭建;當沒有好的條件時不考慮體系,渠成水到還是水到渠成,要適時以全局視角來審視培訓工作,適手搭建企業培訓體系。

培訓不是需要不需要的問題,是怎樣的需求、又是如何正確解決的真命題,作為企業管理者、培訓管理者們,要想業務出彩,必須準確把脈,給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解決問題或引領導發展,才能贏得企業尊重。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