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調整!你關心的軍隊文職的工資、保險、戶口、培訓、晉升……

日期:2023-01-13 11:18:27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適應國家戶籍制度改革要求,明確管理類和專業技術類文職人員享受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落戶政策,專業技能類文職人員享受事業單位同類人員落戶政策。

進有條件限制的城市落戶,由駐地省軍區系統會同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相關落戶辦法。

根據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有關決策部署,明確文職人員進北京市落戶實行定額指標控制和積分排序辦法,向高層次高職級高學歷的優質人才和工作時間長、業績貢獻突出的成熟人才傾斜。

網友5

鑒于有部分人員吐槽部隊招不到優秀的人才,門檻高,工資還低?

新條例增加:適應市場配置人才資源要求,對高精尖缺人才實行更加開放靈活、具有比較優勢的薪酬待遇,明確對高層次人才和特殊專業人才,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市場化薪酬制度;建立文職人員崗位重要人才投保制度,允許享受科技成果轉化收益。

網友6

晉升空間不大,在一個單位一待就是一輩子,一眼望到了頭,特別沒有意思???

新條例增加:根據軍隊建設、人才培養、優化隊伍結構以及廉政建設需要,明確文職人員在用人單位本專業領域崗位長期穩定工作,根據需要可以組織交流。

交流分為軍隊內部交流和跨軍地交流兩種方式,以軍隊內部交流為主。明確因執行任務需要充實力量、本單位無合適人選且不宜通過招錄聘用補充、改善隊伍結構需要調整任職等情形,可以在軍隊內部交流。

著眼推動軍地人才融合發展、打通軍地人才交流渠道,明確軍隊單位可以根據具體需求,從地方黨政機關、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選調干部或者專業技術人才到文職人員崗位工作;地方根據工作需要,可以通過“一事一議”方式選調文職人員到地方黨政機關、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工作。

網友7

聽說考核很嚴的,三天兩頭考核,說是不淘汰人,但是也比較煩?

修改前:軍隊根據文職人員履行職責、改善知識結構和提高職業能力需要,對文職人員實施分級分類培訓。文職人員的培訓,分為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專業培訓和任務培訓。

文職人員的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有試用期的文職人員,應當組織試用期考核。晉升領導職務的文職人員,應當組織任職前考核。文職人員的考核工作,由用人單位或者其上級單位組織實施,一般按照個人述職、民主測評、個別談話、專家評議、績效分析、綜合評定的程序進行。

文職人員年度考核和任職前考核結果,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等次。試用期考核和聘期考核結果,分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次。文職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實行登記管理。培訓情況和考核結果,作為文職人員職務任免、崗位等級調整、工資待遇確定、獎懲實施、續聘競聘和辭退解聘等的主要依據。

修改后:細化明確了政治品質、專業能力、擔當精神、工作實績、廉潔自律等方面考核內容和評價標準。

設置年度考核、聘(任)期考核、專項考核,將原來的擬晉升任用考核、試用期考核等合并為專項考核,取消平時考核,明確根據需要對文職人員日常表現情況進行常態紀實,以減少考核頻次,增強考核效益。

規定各類考核權限、時機一致時可以合并組織實施,避免多頭考核、重復考核;明確考核權限與軍官考核權限基本一致,便于軍文混編單位一體組織考核;評定為優秀等次的,原則上不超過年度考核權限范圍內當年參加考核的同類別文職人員總數的50%,其中對文職人員編制總數過半的單位,可以按照同類別同崗位職務層級(崗位等級)文職人員總數計算優秀等次名額。

將考核結果與晉升任用、工資待遇、獎懲、續聘競聘和辭退解聘等掛鉤,細化規定考核結果運用的具體情形,對不稱職或者不合格、不勝任的,按規定辭退解聘或者取消錄用、調整崗位。

網友8

崗位培訓就是走形勢,文職人員興致不高,因為培訓好壞都一個樣,也不扣分?

修改前:軍隊根據文職人員履行職責、改善知識結構和提高職業能力需要,對文職人員實施分級分類培訓。

文職人員的培訓,分為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專業培訓和任務培訓。文職人員應當接受軍事職業教育。文職人員培訓納入軍隊人員培訓體系統一組織實施。軍隊可以利用國家和社會資源,對文職人員進行教育培訓。

修改后:將崗前培訓調整為初任培訓,適當增加培訓時間,優化培訓科目;新增晉升培訓,建立初級、中級、高級晉升培訓機制;根據崗位特點和工作需要,將在崗培訓、專業培訓、任務培訓整合為崗位培訓。

明確文職人員可以到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參加黨政領導干部培訓,也可以參加地方院校、科研機構的業務培訓和技術培訓;用人單位可以與地方有關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培訓合作機制或者定點培訓基地。

鼓勵文職人員在崗參加與崗位履職密切相關的學歷升級教育;根據崗位履職需要,符合規定條件的管理類和專業技術類文職人員,可以申請脫產參加軍地研究生教育,并與用人單位簽訂脫產學習協議;根據科技創新發展和職業能力拓展需要,可以安排優秀文職人員出國(境)參加科研教育交流活動、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等。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