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推出12萬億經濟刺激計劃,12萬億重大項目投資基建計劃最新

日期:2022-05-29 20:59:16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12萬億經濟刺激,真的很刺激,這是史無前例的經濟大放水,大大地提高了人民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接下來咱們擼起袖子加油干。

十二萬億已經推出,股市一下就熱鬧起來了,美股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全線各大漲百分之十幾,國內股市資金也活躍起來了,躍躍欲試的感覺。企業家信心不斷增強,就業率將會大大的提升,地產板塊深深房A,中交地產,華麗家族領漲地產界皆達百分之十,大大的提升了房地產信心。作為小老百姓還是很關心房地產的,感覺未來房地產怕是要漲呀!畢竟怎么多錢流出來,而且在今年就要全部投向社會,未來幾個月地產大概率將會滿血復活。

這么多錢流出來,物價會不會上漲哦,可能也是大慨率的事情,各位神通廣大的網友怎么才能應付錢貶值呢?



如果中國出臺12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能夠挽救中國的經濟么?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認為可以,覺得12萬億是一個天文數字。也有的人認為12萬億對于中國來說,只是灑灑水,也就6個恒大的負債而已。


12萬億經濟刺激計劃

然而現在,12萬億的刺激真的已經降臨了!

12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出爐

5月25日,隨著穩住經濟大盤會議的召開,我們從高層口中認識到了中國經濟問題的嚴重性。


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

特別是今年4月份以來,我們的人民就業、工業、制造業生產、用電指數和物流指數等指標出現明顯走低。

可以說,今年我們遇到的困難在某些方面比2020年初的疫情嚴重沖擊時還要大。

但是,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最關鍵的部分,所以我們必須出臺一系列政策,挽救因為疫情沖擊而導致發展放緩的中國經濟。

怎么挽救呢?最簡單最有效的,就是利用宏觀調控,刺激經濟,也就是放水。

這一放水,就是12萬億。

有人會問,怎么會有12萬億呢?我這邊給大家算一筆賬。(各個官方渠道總結):

第一,根據穩經濟會議說明,今年全年,預計會退稅2.64萬億。


今年會退稅2.64萬億

第二,由國家融資擔保的資金超過1萬億,這會給企業帶來5萬億的資金融資。

第三,鐵路建設債券3000億元。用于支持基建。

第四,專項債建設規模3.65萬億,后續還會繼續增加。這筆錢要在8月份用完,后續的2023年還有2萬億左右的專項債,預計5.6萬億。

第五,900億的商用貸,車貸貸款。用來支持中國汽車工業。


汽車貸款

第六,4000億的小微貸款,用以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第七,3500億航空專項貸款債券,支持因為疫情沖擊的民航業。


7大放水刺激政策

這7項加起來,就是12萬億左右的規模。

恢復經濟刻不容緩!

其實,這七大方面的放水刺激計劃是有針對性的,我們給錢補貼的,就是我們急需要“挽救”的行業。

首先,經濟增速走低是我們放水12萬億進行刺激的主要原因。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4月經濟數據,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9%,服務業生產指數下降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1.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1.1%

這顯示出中國經濟受到了短期沖擊,重要的是“部分經營主體面臨著能否繼續經營的問題”,也就是說,有一部分經營主體,在破產的邊緣。

那么我們怎么做呢?大概有四大方面:

第一,穩增長,保就業。

其實疫情對就業的影響,更多的是從民生方面展現出來的,而就業是民生之本。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有1000萬以上的畢業生等待著就業,4月份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是6.1%,全國16-24歲的失業率更達到18.2%。所以我們需要保證就業。


找工作難,就業難

怎么保就業?高層也出臺了很多政策。

比如,5月13日,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還有5月7日和5月11日的重磅會議中,都提到了在貨幣政策和就業政策上,要以就業優先為導向。

此外,穩就業還和制造業、房地產的發展綁定在一起,畢竟制造業、建筑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吸收就業人數最多的崗位。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土木和電子廠打螺絲....


勞動密集型產業能提供大量就業崗位

第二,穩定房地產市場。

剛剛我們說了,房地產行業可以解決很多就業問題,因為一個房地產行業后面,是無數個細分的行業,比如水泥,建材,裝修,家電等等。

25號的會議提出,要穩地價,穩房價,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支持房地產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


房地產市場一定要穩住

簡單來說,地價不能跌,因為這關系到地方政府的稅收。根據官方表述,此次疫情沖擊已經讓長三角等地的4月財政收入銳減30%以上,所以我們要穩定地價。

地價穩定了以后,房價也就穩定了。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發了一個報告,指出中國居民戶均資產約134.4萬元,僅次于美國。



但是拆解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其中的實物資產(房地產)占比高達69%,接近7成。

也就是說中國居民大部分的財富都是依靠房地產來實現的如果房價跌得多了,就會出大問題。

所以我們一定要穩住房價。

為此,高層出臺政策,不斷給城市房地產市場松綁,解綁。限售限購政策也在不斷打開,還擬新增8000億的開發性信貸,支持房地產市場發展。

第三是穩定基建。

很多人都覺得基礎設施建設是“老辦法”,但是其實基建在恢復經濟的過程中,起到了兜底的作用,按照今年的數據來看,基建的增速可以達到10%,而中國GDP目標是5.5%的增速。


中國需要依靠大基建來進行“托底”

所以,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拉動更多的就業崗位,刺激更多的GDP,保住經濟發展和就業。

第四,刺激消費

刺激消費也就是提振內需,這是恢復和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手段,最近的深圳其實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來刺激消費。

根據《深圳市關于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若干措施》,深圳會通過發放消費券,購物補貼,等30項措施,在汽車、電子產品、家電、文體旅游、大宗商品等方面進行刺激。估計可以拉動消費450億元。


深圳出臺了450億的消費刺激計劃

而如果行之有效,這些政策或許會在全國各省市陸續出臺。

而且,當我們的疫情控制住之后,穩經濟,促內需,就成為了當務之急。

拯救經濟,但不能大水漫灌。

有人認為,刺激和恢復經濟,靠的是“大水漫灌”,這是不對的,25號的萬人大會中,高層明確表示杜絕大水漫灌,我們也針對這個情況,出臺了針對性的政策。


減稅減費,是減收,而不是增支撐。

比如今年全年會退稅2.64萬億,這是減少收入,而不是增加支出,這和美國的量化寬松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我們很多刺激經濟的手段,都是通過少收錢來達到目的地的。

總結

其實12萬億的救市計劃,是一個穩增長的托底計劃。


大基建為經濟托底

我們不可能對于經濟發展放緩無動于衷,但是大水漫灌也會適得其反,只有針對性對重點行業進行支持,才能夠精確打擊,用更少的錢來辦更大的事情。

放任經濟增速放緩是對人民利益的不負責,救市和經濟恢復計劃的連續出臺,才能夠讓老百姓恢復對經濟發展的信心。


美聯儲加息,正在收割中國經濟

因為除了內部的經濟問題,美國加息對中國的金融收割,貿易戰的持續,美國聯手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經濟封鎖和技術制裁,都在掣肘我們的經濟發展。


中國經濟加油!早日復蘇!

所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我們要堅定信念,努力解決好穩就業,穩信心,穩經濟,防風險的任務!

只要我們堅定不移的走“雙循環”戰略,就能夠穩定內部經濟,更好的抵御外部危機!

中國經濟加油!早日復蘇!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