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臺網上辦事大廳(www.12333.gov.cn),“個人服務”-“社會保障”-“失業保險關系轉移申請”。
②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si.12333.gov.cn),“失業保險”-“失業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
工傷保險基金不能報銷的醫療費,哪些由單位承擔?哪些由勞動者自己承擔?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傷保險司: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醫療待遇,基本能滿足工傷醫療需要。超出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工傷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退休年齡如何規定?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保司:
《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公司沒有按工資全額繳納社保,可以要求公司補繳嗎?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保中心:
根據《社會保險法》,參保單位和個人應該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得無故拖欠。因單位原因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以要求單位補繳,或向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投訴舉報,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用人單位補繳。
大學生畢業未就業期間,需要自行繳納社保嗎?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保中心:
未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大學畢業生,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自行繳納社保。
若自身能夠通過非全日制勞動獲取報酬,可選擇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如何查詢自己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情況和待遇情況?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
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https://si.12333.gov.cn)面向參保群眾提供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信息查詢和待遇信息查詢服務。參保人可登錄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點擊“社保查詢”板塊,選擇需要查詢的時間段,即可獲取本人的繳費或待遇信息。
此外,參保人也可通過登錄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掌上12333”App、電子社保卡等其他渠道自主查詢相關社保權益信息。
想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如何判斷培訓班是否合規?人社部許可的職業培訓機構有哪些?如何查詢?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十二條,舉辦實施以職業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的民辦學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權限審批,并抄送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批許可的職業培訓機構一般可通過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官方網站,或撥打12333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熱線查詢。
用人單位用工時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可以在以后補簽嗎?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二款規定: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時,勞動者如何證明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
《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用人單位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要支付經濟補償嗎?標準是什么?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