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堅定擁抱中國美好未來

日期:2023-01-16 11:12:08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和王磊有同樣感受的外企負責人還有很多。市場觀察人士和外企高管們普遍表示,中國努力建設有利于高水平開放的制度體系,尋求加入高標準的經貿協議,將進一步提振2023年的市場預期和在華外企的投資信心。

今年1月1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正式生效施行,總條目1474條,與2020年版相比,增加239條、修改167條。外商投資鼓勵目錄內的行業領域,可享受關稅減免、土地優先供應等優惠政策。鼓勵目錄越來越長,負面清單越來越短,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投資門檻越來越低,發展環境越來越好。

更多利好政策還在持續推出。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并從擴大市場準入、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加大知識產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等方面對2023年吸引和利用外資作出系列部署。

在近日的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商務部將圍繞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多措并舉,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具體來看,將持續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放寬準入門檻,加大現代服務業開放力度;持續優化引資結構,實施好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以及制造業、研發中心等專項政策,引導外資投向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投資促進和服務保障力度,加快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高標準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等。

強化本土戰略

對于在華外企來說,新的一年有新的機遇。同時,要更好地挖掘市場機遇,需要企業不斷加強本土化戰略,更好地理解中國市場特點、適應中國市場需求。

施耐德電氣關鍵電源創新實驗室便是施耐德電氣在中國持續擴大研發投入、夯實本土實力的又一新舉措。近年來,施耐德電氣持續強化“中國中心”戰略,打造包括研發、供應鏈、合作伙伴等在內的研產銷一體化敏捷機制,從而加快創新產品落地,更好地滿足多元化且不斷升級的中國用戶需求。為此,公司不斷加大本土研發投入,已建成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無錫五大研發中心的布局,形成了軟硬件一體化的創新體系。

瓦里安醫療則通過努力擴大零部件在中國的本土化率,借助“中國智造”的力量,提升產品競爭力。瓦里安醫療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張曉表示,2023年隨著中國產業鏈的成熟與完善,瓦里安北京基地將持續擴大產能,預計產量將增長30%,本地采購額將增長20%至25%。瓦里安將會在未來2年到3年內,達成2000臺“中國智造”設備下線的里程碑。

“過去3年,瓦里安醫療克服重重困難,推進北京基地產能大幅提升。目前,瓦里安北京基地擁有瓦里安全球最全產品線,生產的直線加速器是治療癌癥的放療利器,其中90%用于出口,銷往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張曉說。

達索系統也對如何扎根中國市場、滿足本地客戶需求深有體會。張鷹說,在中國,不同規模的企業都面臨數字化轉型的挑戰,達索系統需要深入到企業中,為各行業各種規模的企業提供本地化的定制服務和有效的解決方案。對此,公司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運營機制。

“達索系統在持續迭代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根據實踐形成了頭部企業先用先采納,產生生產力以后往下游復制的模式,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以及產業鏈的轉型,而不只是單點的轉型。”張鷹說,“達索系統還聯合合作伙伴建立了多個聯合創新中心,通過更廣闊的地域覆蓋,為當地企業提供快捷高效的數字化轉型支持。” (經濟日報記者 袁 勇 朱 琳)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