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不來那么多就別寫,應屆生因期望工資7千被HR嘲諷,很不公平

日期:2023-01-31 11:11:2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而之所以把期待值定在這個數,是因為之前參加高校的校招時,有來自一線城市的用人單位給出7千的待遇。最后家長沒同意去那么遠,所以重新找工作。

由于她并不是很著急要落實工作,只是邊看邊找機會,就沒有留心去更改之前的期望。其實一個專業的面試官,看到跟招錄標準不相匹配的畢業生,直接略過就好。

對方會這么激動和主動地留下那樣的句子,也許本身是種宣泄罷了。不過,這樣的現象也反映著當代職場中的問題。

職場對應聘者并不公平,給不來那么多就別寫,真是雙標

這名大四學生跟招聘方之間的來龍去脈,多少帶著點特殊性。但現實中,大學生因期待工資與企業不符時所產生的分歧,有其他更為普遍的原因。以下問題值得思考。

首先,設立這欄的意義是什么?你想聽實話卻又不允許別人說實話。難道只是“服從性測試”嗎,想招錄一名只懂勤奮不求待遇的老實學生。

然而現在的同學早就不像以前那么容易被套路。很多畢業生明白,說的太低容易被壓低工資,同崗位不同待遇的情況并不少見。

其次,就算大學生確實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面試說到底是雙向選擇,你可以不予錄用但有沒有資格表達出嘲諷呢?

之所以部分人事員會這樣毫無顧忌地說出內心的想法,本質上是認為自己的“地位”高于畢業生,像個“導師”一般去評判別人。

最后,更不公平的現象是招聘信息里“亂寫”待遇,他們不覺得有什么問題。倘若大學生真的按照上面寫的標準作為期望工資,反而被視為“天真”。

如此說來,真是妥妥的“雙標”。公司招聘時首先不誠實,用夸大的待遇來吸引畢業生,卻能這樣理直氣壯。畢業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往往就變成不靠譜的代名詞。

大學生如何判斷自己是合理的期望?其實不難

關于以上不對等的地位和現象,確實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對于畢業生而言,學會確認自身價值,提出合理的期待,也是必備技能。

但是經驗少的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生,既要保證自己的付出得到合適的回報,又不能異想天開地高估自身價值,該如何做到呢?其實并不難。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找工作的過程中認真一些。目標崗位通常不會只有一家單位招聘,大學生不妨盡可能地多搜集招聘信息,總會有薪資比較明確和真實的。

記錄下來取一個平均值,大概就是當前行業內的待遇水平。除了自己的目標崗位,也可以留心其他行業里,畢業生的工資標準。

其實除了特殊的專業,大學生剛參加工作時,能獲得的待遇差距不會特別大。除了通過網上和招聘會了解信息,最好也跟已經畢業的學姐學長詢問一下,可以少走彎路。

【話題】你覺得大四本科生應該期望多少工資呢?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