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成為北大神童,后改國籍致祖國損失7000億,如今這樣了

日期:2023-02-07 11:13:3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而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當時全國所有學子紛紛重新打開了課本進行學習,而有條件的孩子更是請老師給自己單獨教課輔導,家境一般的胡士泰自然是請不起老師給自己補課,只好拿來課本自己自學。

但憑借著出人的天賦和超強的記憶力,胡士泰在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高考中就取得了高分,并被北京大學歷史系錄取。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莫大的回報,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但16歲的胡士泰就做到了,而且是憑借著一己之力拿到了北京大學的通知書,自然,少年時的胡士泰也被很多人看成天之驕子和神童,對他也寄予了莫大的期望。

嫌棄待遇不好,胡士泰改了國籍

事實上,把胡士泰考入北大這件事完全歸功“神童”這一說法有點不公,因為自小就沒過過幾天好日子的胡士泰非常努力,在他心底,他希望用勤奮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而考入名校不過是自己付出勞動正常得到的結果而已。

因此,進入大學后的胡士泰依然勤奮刻苦,再加上他本身的聰慧就異于常人,因此很快就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學生之一,也由此得到很多國家方面的援助,畢業后,“北大畢業”、“勤奮”、“優秀學子”在身的胡士泰很快就在體制內謀得一份職位,當時國家覺得人才難得,像胡士泰這樣又勤奮又踏實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因此,國家相關部門出資給胡士泰去澳大利亞求學深造,期望他能學成回國,在崗位上發揮更多作用。

然而,或許是被國外的紙醉金迷給誘惑,或許是眼界大了心就開始飄,在澳大利亞待久了的胡士泰開始抱怨國內的待遇配不上他的才華,但在當時的環境里,國家也不太可能給他更多的優惠待遇,在矛盾下,胡士泰選擇了滯留國外。在學業結束后,胡士泰并沒有選擇回國,而是在當地另外找了一份工作,而為了自己更好發展,他甚至把自己的國際也改成了澳大利亞籍,自此,他從一個中國人變成了澳大利亞人。

為利益化身白眼狼,狂騙祖國7000億

胡士泰在加入澳大利亞國籍后,進入了當時澳大利亞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哈默斯利鐵礦(Hamersley)工作,后來力拓公司收購哈默斯利鐵礦,胡士泰并沒離開,仍繼續留在哈默斯利鐵礦工作。

憑借自己的努力和一些手段,同時也是因為自己和中國國內仍舊有許多層關系,胡士泰很快就成為力拓公司的上海首席代表、力拓中國區哈默斯利鐵礦業務總經理。不久后,他又回國開展各方面的公司業務,在這不久,他很快就認識了中國鋼鐵行業的一些大佬,并且建立起各種各樣的關系網絡。

那時候的中國,剛剛加入世貿組織不久,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漏洞,尤其是在過去本就粗放管理的中國鋼鐵行業。胡士泰很快就嗅到這當中的一些意味,一方面他利用自己的公司身份和專業手段和中國各鋼鐵公司進行談判合作,另一方面他利用自己的關系網絡打探行業里的機密和經營內幕,2003年,中國正在和世界三大礦山機構進行談判,代表澳大利亞力拓公司的胡士泰肆意壓低價格,踩著中國方面的報價套取利潤,一來一去,胡士泰的腰包鼓了,而中國遭受到巨額損失,據測算至少達到7000億!這相當于當時澳大利亞整個國家GDP的一成,而在當時,這筆錢足夠中國修建7個三峽大壩!

此后,胡士泰仍憑著自己各種手段在與中國鋼鐵行業的企業的合作中獲利頗豐,一直到中鋼協在大力整頓國內貿易秩序時際的2009年7月5日,力拓上海公司四名員工被上海相關機構以商業賄賂罪拘留,這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胡士泰。

2010年3月29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判處被告人胡士泰有期徒刑十年,并處沒收財產和罰金人民幣100萬元。

如今,年過半百的胡士泰已然減刑出獄,據澳洲媒體報道,他將回到澳大利亞與妻兒團聚。而胡士泰的出獄,也引發了中澳雙方的無數爭議。

在澳大利亞,胡士泰毫無疑問是他們的“貿易英雄”,但胡士泰生于中國,長于中國,他這種為了利益出賣祖國的行為毫無疑問也是近乎“漢奸”的背叛行為,不論是出于何種目的,那7000億的損失最終都是由全體中國人買單,就這樣放過胡士泰,實在是讓人痛心的同時,也無可奈何。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