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國企當中競爭也是相當激烈,去年12月的時候,就有上述的一個國企公布了應屆生錄用名單,其中90%都來自清北,其他985竟無一人上岸。
由此可見,考上這些頂尖的國企就跟公務員當中的選調生制度一樣,必須要從最優良的學生資源當中去篩選。這也是國企當中的第一等級,普通人應該謹慎嘗試。
大家要記住,一等國企通常都是國有超大型壟斷性企業或者是政策性銀行。雖然難考,但是一考上就知道好處所在了。
他們的總部一般都非常高,和分公司子公司有一定的差距,在總部工作的應屆生待遇簡直就是天花板級別的,而且超大型的總部一般都會直接定在北京。
接著二等國企指的是國資委下屬的大型國有企業,其中就包括中化,中鋼,中遠,中糧,中紡,中國人壽……這些企業的待遇并不比一等差多少。
只是在公司的規模和所處的等級上可能稍微低一點點。當然如果能進入二等國企,那么待遇也是絕對理想級別的。但是應屆生要經受的考驗較大,需要在公司多歷練一段時間。
位于第三檔的國企,是國資委下屬或者是其他委下屬的大型國有企業,還有研究院,國有四大銀行。考入這類國企難度相對會較低一些。
當你聽到中國輕工業進出口,中國出國人員服務和中青旅等字眼的時候,就知道他們都屬于這個等次的國企了,不過銀行的各地區收益差距較大,待遇也會因此不同。
這些大公司平均來看,能夠提供的薪資水平屬于中等偏上程度。但是應屆生如果想要有更高的要求,那么必須要在企業內經歷較長時間積累個人價值,接下來會有較大飛躍。
最后來說說四等國企和五等國企。四等國企指的是北京市屬大型國企和一些大中型的國有企業。比如京東方,普天和首都機場等等。
而第五等國企就是規模更小一些,收入來源也有點類似于民營企業那種,存在較大的波動。不能保證每年都收入頗豐。比如今年這些國企就有較多裁員的情況。
那么國企裁員都有哪些情況呢?哪些同學容易受到裁員的影響?這一點大家也必須要清楚。從大體情況來看,年紀較大的員工容易被裁掉。
哪怕是在公司里面積累了較多的人脈,但是由于年紀大造成的工作熱情下降和工作能力不足,很快就會有更新的年輕人填補上這個空缺。
所以國企要求每年主要招收應屆生肯定是有原因的,應屆生有年輕活力在,工作的年限也長,這對學生們來說也是一個較為長遠的保障。
其次是跟土建或者設計院有關的崗位,按照實際需求會有等比例的裁員。尤其是同學們應該在報考之前打聽一下你想要進入的國企,近些年來虧損情況如何?
不過一旦遇到裁員也一定是公平的,畢竟有很多領導層也會被裁員。這就說明沒有真才實學,在什么樣的崗位都是待不下去的。
那么你更喜歡哪一層次的國企呢?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