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橫州市,鄉村醫生收入由定額工資和績效工資組成。從2020年6月起,由財政托底,橫州市每月固定撥給每名村醫2000元。此外,由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一般診療服務收入等組成鄉村醫生績效工資,實行靈活激勵。
崗位補助多樣化,有效保障了村醫待遇。廣西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處處長劉德誠介紹,村醫的收入主要有四方面:基本工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基本藥物制度補助經費和一般診療費。今年,廣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原12類項目補助標準達到人均75元,其中40%考核合格后下撥給村醫。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政府辦村衛生室,基本藥物人均補助標準為10元。至于一般診療費,廣西按門診醫療統籌支付,每人次補助6元。
收入提高帶來滿滿的獲得感。盧家恒說:“我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比以前增加不少。”據統計,2021年,橫州市鄉村醫生年均收入6.2萬元左右,比2019年提高約3萬元。
記者發現,雖然村醫收入逐漸提高,但還需進一步優化分配方式,統籌兼顧多方面因素。廣西醫科大學全科醫學院院長陳茂偉認為,提高村醫收入,要綜合考慮轄區服務人口、實際需要和地理條件等因素制定激勵政策,提高艱苦偏遠地區村醫待遇,落實村醫醫學學歷、職稱提升補助等。
老有所養,解除村醫后顧之憂
來到梧州市岑溪市馬路鎮中林村,65歲的村醫余克燼樂呵呵地招呼記者進家門。從1980年起,余克燼就在村里從事診療工作,前些年他退休后被返聘,繼續擔任村衛生所所長。
談起養老保障,余克燼打開廣西農信手機應用,向記者展示:鄉村醫生養老生活補助每月570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月補助142.77元。余克燼感慨:“我父親曾是村里的赤腳醫生,以前沒有養老補助。現在養老更有保障!”
一直以來,沒有養老保障是鄉村醫生們的后顧之憂,也是許多年輕村醫離職離崗的重要因素。劉德誠介紹,為妥善解決鄉村醫生養老生活補助問題,2015年廣西出臺政策,規定對2014年底前,年滿60歲及以上鄉村醫生,每執業服務滿一年每月給予15元的養老生活補助;年滿45歲未滿60歲的,到60歲前執業服務年限達20年及以上,每執業服務滿一年每月給予15元的養老生活補助。
2021年,廣西對2.11萬名60歲以上鄉村醫生按標準給予了養老生活補助。今年前7月,岑溪市給60歲以上鄉村醫生的養老生活補助資金總額達127.875萬元。在養老保險方面,對于實行“鄉聘村用”的市縣,單位按規定為村醫繳納養老保險。南寧市、北海市等地為每名鄉村醫生一年繳納的失業保險、意外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費超過1萬元。
梧州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科科長李子杰說:“未來,建議對鄉村醫生養老待遇標準實行分類管理,提升鄉村醫生待遇水平,保障資金渠道通暢并有效監督使用,讓鄉村醫生工作更安心。”
來源 人民日報
編輯 李娟
二審 劉娟
三審 劉丹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