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上有個比較優勢原理,說直白點就是你會做兩三件事情,具體做哪一個,是由你和別人比較時,你機會成本最大的那個決定的,即便你所有的資源和他人相比,你都沒有優勢,你也可以選擇一個對你而言相對有優勢的事情來做,這樣才是聰明的工作。
職場中,如何聰明的工作,讓自己工作輕松,做事效率又高?
利用我們的比較優勢也可以讓我們獲得優勢地位
就像田忌賽馬,盡管田忌的上中下馬同等條件下都沒有對方強,可是通過合理順序調配,也可以獲得順利,這就是發揮比較優勢的作用。
職場上,銷售部門月度總結是常有的事情,如果你的整體成績在整個部門處于中間水平,可你想讓老板記住你的兩點,認識到雖然你的業績一般,但在某一項工作還是做的比較好的,比如說會員復購率,那么你就可以選擇性的把這亮點進行曝光,凸現這方面的比較優勢。只要你業績不是最差,你策略性的匯報,相信可以給老板留下好印象,說不定公司客戶部門人員調整,還有可能把你調過去呢?
工作中抓住首尾,也是聰明工作的好方式。
所謂工作中抓住首尾,與兩個心理學名詞有關-首因效應,即交往雙方的第一次印象影響著雙方未來關系走向;近因效應,指人們對于末尾發生的事情或最近發生的事情比中間發生的事情印象深刻。
職場中,如何聰明的工作,讓自己工作輕松,做事效率又高?
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影響后面的交往動向
因此,如果我們要想聰明的工作,輕松的工作,一定要抓好首尾。這就要求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給領導或同事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和最新印象。
比如,首因效應的利用,當公司組織重大問題討論時,如果你第一個回答,且邏輯清晰,切中問題要害,就很容易給老板留下深刻印象,這時假如后面的人再是按照你的思路炒冷飯,那么,你在其他同事心中的印象更深刻啦!
比如近因效應利用,如果你順利完成一個項目,你一定要及時的復盤,然后以領導為客戶,思考他關注什么,針對性的進行匯報,有理有據,這樣便能刷新領導對你的認識從而更有可能獲得領導認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