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聚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日期:2022-12-19 11:07:14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這是境外媒體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轉引最多的一句話。韓國財經專業網站“MT”18日稱,會議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并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明報》評論說,擴大內需,短期可提振經濟,長期可對沖外部壓力。

支持民營經濟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系列具體表述受到外界高度關注。香港《南華早報》稱,歷經3年抗疫后,北京強調,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認真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聯合早報》說,此次會議要求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順利渡過流行期,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明報》稱,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方面,會議提出“要為外商來華從事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聯合早報》關注到,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防止資本野蠻生長”,今年強調,要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各級領導干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王軍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表示,會議不止一處表態支持民營企業,這說明中國官方期待民營企業明年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發揮更重要作用。

在《南華早報》17日文章看來,北京尋求提振經濟之際,發出了另一個強烈信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美國《華爾街日報》17日評論說,中國官員正向商界展示更加友好的姿態。本月,浙江省政府官員牽頭組建了商務團前往法國、德國。江蘇省和四川省近日也組織類似赴海外招商的活動。在廣東、安徽等省份,官員們與企業家們進行座談。另外,中國官員本月還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機構領導人舉行線下會議,討論中國的發展和全球債務等問題。

對于房地產業,新加坡亞洲新聞臺18日說,中方今年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據路透社18日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后,中國政府官員作出進一步解讀。在17日舉行的一場中國經濟年會活動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貨幣政策的要求,可以概括為總量要夠,結構要準。總量要夠,就是貨幣政策的力度不能小于今年,需要的話還要進一步加力。印度《經濟時報》則引述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在同一場活動上的表態稱,盡管今年經濟增長與年初的預期目標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項指標都較好完成,預計全年經濟總量將超過120萬億元。

“2023年,中國即將回歸”

韓國《京鄉新聞》注意到,在17日舉行的2023環球時報年會上,多名中國專家對中國明年的經濟形勢持樂觀態度。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表示,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至少能達到6%。“明年中國經濟將殺出重圍,快速發展,GDP增速將達到8%!”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表示,支撐自己這一樂觀判斷的理由有三個:中共二十大召開后,中國式現代化將邁出堅定的步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3年來抗擊疫情的優勢和潛力將在明年集中釋放出來;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將促使中國營商環境改善取得新的飛躍。

“2023年,中國即將回歸。”韓國“MT”網站說,花旗集團分析稱,受其他國家央行加息、能源危機等因素影響,英國和歐元區國家的經濟基本面疲軟,美國經濟則有可能在明年中期陷入衰退,而隨著支持房地產平穩發展的政策以及防疫措施持續優化等,2023年的中國經濟有望成為全球市場的“一抹亮色”。

《華爾街日報》稱,對于明年中國經濟增速,渣打銀行預測是5.8%,花旗銀行經濟學家認為是5.3%。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17日在一篇新聞稿中也提到,一些機構正提高它們對中國經濟的預測。德意志銀行認為,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速將為4.5%,如果經濟和社會生活恢復正常的速度快于預期,那么增速或達到6.5%。在德國海外商會聯盟上周發布的“2022/23年商業信心調查”中,50%的在華企業預計2023 年銷售額將增長。77% 的受訪者認為,自身所在的行業今后5年內的增長率將不斷提高。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仍將是一個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市場。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