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舉目張抓工作 經濟大省挑大梁

日期:2022-12-20 11:07:06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今天的河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視創新,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求人才。面向經濟主戰場,科技創新責無旁貸,更要一馬當先。”省科學院黨委副書記、執行院長宋克興說。

經濟發展亮點涌現,不僅在創新,還有改革。“這一年,河南國企改革首次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國資布局首次實現戰略性重構,國資監管首次實現集中統一,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實現整體突破。”省政府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李濤說,這些成就的取得,標志著河南國資國企進入發展更快、活力更強、質量更高的時期。

同時,我省新認定制造業頭雁企業92家,新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83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4家、制造業單項冠軍8家,新增上云企業3萬家,數字經濟規模達1.9萬億元。市場主體突破1000萬戶、躍居全國第4位,有望實現新增2500家規上工業企業的目標。作為“專精特新”企業的代表,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金貴新表示,“這兩年,越來越感受到全省產業升級步伐在加快,企業創新的動力在增強。”

殊為不易成之惟艱

“殊為不易,成之惟艱。”這是此次參加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代表們討論和審議報告時,盤算這一年河南經濟大賬的整體感受。

大家一致認為,在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各種不確定不穩定性因素疊加傳導的背景下,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和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也是省委因時因勢科學決策、統籌調度的結果,是全省上下團結奮斗、頑強拼搏的結果。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也是河南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是既有“危”,也有“機”。對于河南,同樣如此,危中有機,危可轉機。

“我們堅持‘緊日子保基本、調結構保戰略’,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為全省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堅實財力保障。”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趙慶業說。

“實踐證明,省委推動經濟發展的思路舉措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河南實際,要牢牢堅持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河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魏蒙關在討論中表示。

省統計局方面分析,同時要清醒認識到,當前全省經濟恢復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產業鏈供應鏈運行不暢,部分行業和企業經營困難,保持投資高速增長面臨制約,消費、出口增長動力偏弱,就業壓力較大,經濟社會風險點增多。我們必須做好應對更為復雜形勢、更為困難局面的充分準備,敢于迎難而上,善于化危為機,依靠頑強拼搏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2023年河南經濟

開局之年加速度

□本報記者 李鵬 張笑聞

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的攻堅之年,河南經濟工作如何跑出加速度?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一系列重磅信號后,我省于12月19日召開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新一年經濟發展大計: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貢獻河南力量。

錨定目標 發揮比較優勢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判斷,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對河南而言,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讓我們這樣的內陸省份的后發優勢、比較優勢更加凸顯,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實踐表明,通過努力我們完全能夠實現直道沖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

錨定目標,加壓奮進。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制定了2023年我省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生產總值增長6%。這個目標的制定,穩定社會預期的同時,也體現了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好局起好步的要求,有利于傳遞積極信號,提振市場信心,凝聚拼搏進取的精氣神。

放眼兄弟省份,河南經濟工作有哪些比較優勢?與會代表們普遍認為,我們的戰略集成優勢全面顯現,樞紐經濟優勢積蓄壯大,產業體系優勢正在重塑,需求潛力優勢加速釋放,人力資本優勢更加彰顯。

擴大內需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河南有1億人口、1000萬市場主體、22411家規上工業企業,市場規模巨大,仍處于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快速推進階段,蘊含著巨大的投資需求和消費潛力。”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長期關注我省的需求潛力,他認為,隨著國家擴大內需戰略的深入實施,我省不僅能形成龐大的內需“基本盤”,更能形成強大的要素“引力場”。

河南是人口大省,更是人才大省。“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優勢,通過搭建平臺、創優環境,不僅能招引更多豫籍科學家、科研人員、青年才俊回歸報效家鄉,還能吸引天下英才來豫創新創業。”河南康利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景霞在討論中表示。

提振信心 堅持穩中求進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更大的力度傳遞著“信心”。此次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也在強調“信心”二字。信心,來自對省情科學、客觀、準確的判斷。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制定了2023年我省經濟發展的相關預期目標,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2%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糧食產量在1300億斤以上……

提振信心,保持定力。與會代表在深入討論中也表示,各地各部門要全力以赴,中心城市要充分發揮引領作用,經濟大市要勇挑大梁,各縣市都要爭取最好成績。

河南經濟,既要堅持平穩,又要辯證看待、把握和處理好“穩”和“進”的關系,穩字當頭、以穩促進、以進固穩,不斷加固“穩”的基礎,加速集聚“進”的動能。

如何穩?“河南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可持續深化‘萬人助萬企’‘四個拉動’等。”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分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從八個方面作了部署,其中第一個方面是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這樣的信號和指向十分清晰”。

怎樣進?作為制造業企業代表,河南明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杰認為,“要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卡脖子’薄弱環節,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在新領域里發力搶灘、在新賽道上起跑領跑。”

不換頻道 實施“十大戰略”

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河南來說,不換頻道,與時俱進,深入實施“十大戰略”,抓住關鍵開拓新局。

“繼續深入實施‘十大戰略’,既能與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的部署相銜接,又能與明年經濟工作相結合。”省教育廳副廳長刁玉華在討論中談到。

“作為民營企業,讓我們感受最深的還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這次會議為民營企業注入‘強心劑’,民營企業家信心倍增。”仲景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孫鋒說。

會議在部署深入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時指出,要強化貿易拉動。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風險承擔者和“一帶一路”金融支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參會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河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駐豫單位,將繼續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助力河南構建海外風險預警防范體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引發廣泛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省農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新友表示,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強調,要堅定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主動對接國家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自己要和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一道,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科技力量。

全省今年前11個月

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

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3%

技術合同成交額達936.9億元 增長93%

數字經濟規模達1.9萬億元

市場主體突破1000萬戶 躍居全國第4

2022

河南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

省委團結帶領全省上下,扛穩“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的政治責任

●穩住大盤有力有效

●創新發展全面起勢

●產業升級步伐加快

●基礎支撐更加堅實

●改革開放縱深突破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經濟發展呈現穩定向好、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2023

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作了具體部署

1 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2 堅持制造業立省建設制造業強省

3 做強做優做大國資國企

4 加快發展口岸經濟

5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6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

資料整理/李鵬 制圖/單莉偉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