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芯片人才總量不足(尤其是高端芯片人才稀缺),再加上人才培養周期過長,半導體廠商為了增加自身競爭力,只能高薪酬挖人。以致于半導體“搶人”氛圍充斥,企業招人困難的現象逐漸成為行業常態。很多高端人才的薪酬可能翻兩倍、三倍甚至更多。其中,半導體設計業以39.21 萬元平均薪酬位列各類型企業首位,晶圓制造業(27.96萬元)、半導體設備(27.93萬元) 分列第二、第三位。
2022年底,芯片行業依然缺人,薪資依然開得很高,現在打開脈脈搜索芯片,經驗不限的薪資范圍還在20K~80K不等。
過去我們有一個錯誤認知,以為芯片人才就是搞芯片研發的人才。其實不然,半導體作為一個成熟的產業,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想構筑自己國家的半導體工業體系,需要的不僅僅是芯片研發人才,還需要大量的芯片生產工藝人才、銷售與市場人才等。
因此,前文中提到的芯片人才的短缺也就不僅僅是研發人才的短缺,而是芯片生產工藝人才、銷售與市場人才的全面短缺,而且每一類人才目前在市場中的需求度和薪資情況也不盡相同。
數據顯示,在芯片研發端,最緊缺的崗位是研發工程師,其次是研發經理和研發總監,前者是芯片研發端的主力,后兩者則是屬于研發管理層。細分來看,最為緊缺的研發工程師有模擬設計工程師、射頻設計工程師、CPU架構師、信號完整性工程師。并且這些最為緊缺的崗位恰恰又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崗位,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又卷又緊缺。
從薪資來看,在國內大型一線城市如北上廣,一個芯片研發總監(1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平均年薪在100萬左右,研發經理(10年以上工作經驗)平均年薪在70萬元左右,普通研發工程師(3年以上工作經驗)平均年薪在38萬元左右。
芯片研發端崗位緊缺狀況及薪資分布
在芯片生產工藝端,比較緊缺的都是相關管理層,其中最為緊缺的崗位是工藝主管和生產主管,其它如生產總監、生產經理、工藝總監、工藝經理位置需求也較為緊缺,而且由于自身環節的特性,在生產工藝端更傾向于招聘比較有經驗的人才,上述緊缺崗位的平均經驗都要至少在6年。
薪資方面,在大型一線城市中,一個成熟的芯片工藝主管(6年以上工作經驗)平均年薪在60萬左右。生產主管(6年以上工作經驗)平均年薪稍高在100萬左右,其它崗位平均年薪在60萬—150萬不等,其中生產總監和工藝總監(1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平均年薪都能達到150萬。
芯片生產工藝端崗位緊缺狀況及薪資分布
銷售與市場端最為緊缺的崗位是銷售主管和市場總監,其它如銷售副總裁、銷售總監、銷售經理、技術支持經理、技術支持工程師、市場經理需求量也相對較大。
傳統認為銷售這個崗位其實專業性水平不是很高且可替換性比較大。但是對于芯片行業來說,銷售的門檻往往會比較高。一個合格的芯片銷售端人員必須要有扎實的行業知識和豐富的業內經驗,因而對相關人才的學歷等各方面要求也會比較高。
薪資方面,在大型一線城市中,一個芯片銷售主管(6年以上工作經驗)平均年薪在60萬左右,市場總監(10年以上工作經驗)平均年薪在100萬左右。其它崗位平均年薪在60萬到200萬不等,其中銷售副總裁(1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平均年薪能達到200萬。
芯片銷售與市場端崗位緊缺狀況及薪資分布 *這里的年薪單位均為元(RMB)
面對國內芯片人才短缺的問題,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也加大了對芯片相關人才的培養力度,并實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企業端,各大廠商要把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作為自身發展的重要方向,并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比如公司內部建立技能檔案,以確定已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找出差距,并了解落后的專業技能可能隱含的競爭或運營風險。其次在新的混合工作環境(即我們不需要每天去辦公室工作,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在家或者其他地方工作)下,制定完整的招募和入職流程圖,以識別價值的接觸點(KPI),支持員工和維護企業的文化價值觀。
目前國內人才缺口幾十萬,想要補齊并非一朝一夕能夠達成。還是那句話,行業有前景,有機會,但能否進入占據一席之位,最終還要看求職者的個人實力。
“剛從光通信轉行到半導體幾個月,做的半導體失效分析工作,還不知道未來怎么樣”日前,有網友在脈脈上表示剛轉行半導體行業。
對于想要轉行半導體的求職者而言,首要考慮專業是否對口或貼近,其他專業轉行,如果有足夠的興趣與耐心在該行業深耕,前期就需要深度學習并且積累項目經驗,才有機會獲得大廠的青睞。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