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入302醫院工作之后,陳菊梅就開始了長達58年,同傳染病斗爭的日子,當時302醫院是全軍唯一的傳染病專科醫院,那個時候大家聽到傳染病就談之色變,302醫院也被稱為是“病毒窩子”,別說平常人了,就連醫護人員都不愿意分配到這里,但是陳菊梅就這樣一直待了下來。
當時醫療條件沒有那么發達,為了研究陳菊梅整日泡在實驗室當中,為了得到準確的療效數據,她也開始了各種嘗藥,但此時意外情況發生了。
為了摘掉我國“肝炎大國”的帽子,她甘愿摘掉健康器官,拔光所有健康牙齒,從軍61年,90歲依然奮斗在傳染病一線,享受正軍級上將待遇。
因為那個時候農村很多人都患上肝炎,所以他們經常會下鄉支援,在醫療隊奔赴黃龍支援的時候,因為嘗藥的原因,加上食物嚴重匱乏,再加上那個時候長期勞累,導致陳菊梅免疫力下降,此時的她病倒了,她知道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根據她自己的癥狀,她判斷自己很可能是患上了腎炎,剛開始她不是很想在意,但病痛卻沒那么容易放過她,她甚至出現了尿血的情況,她知道再這樣下去只會更麻煩,她是個狠人,為了一勞永逸不被病痛折磨,她直接去到了醫院。
摘除了容易引起炎癥的器官,扁桃體,闌尾等幾個健康器官都被她手術摘除了,并且也拔光了所有健康的牙齒,只為了不影響自己繼續做研究,其實這些器官平時雖然沒啥大作用,但實際上也是身體的一個重要器官,除非病變外,摘掉也是會有影響的,但是陳菊梅就這樣全部摘掉了。
此時的她也才四十多歲的年紀,以后滿嘴都是假牙,要靠著假牙生活了,做手術的時候同事們都不敢做,但她強烈要求做手術,最火沒辦法大家才做手術的,此后她卻是沒有再受這些病痛折磨,一心撲在了研究上面。
她的研究一直沒有什么大的進展,后來她的一個病患,肝炎好幾年了,一直沒有治愈,這位病患反復發病,在和病患聊天后得知,每次只要服用一個牌子的安眠藥就會好一點,但是不用的時候就會容易發病,肝炎和安眠藥有什么聯系,陳菊梅一時想不通,于是就找病患要了他常吃的安眠藥開始研究。
對病患的安眠藥進行研究之后,陳菊梅發現了里面的一味藥“五味子”,其實之前下鄉支援的時候,她發現了這味藥對肝炎的作用,但是當時煎煮之后,并沒有發揮功效,現在在安眠藥中發現,證明其是有功效的,只是之前的方法可能錯誤了。
于是她改變了熬制方法,很快就研制出了新藥“肝得安”,并且很快在醫院內開始服用,藥效很快就發揮了作用,病患們開始出現了好轉的跡象,此后陳菊梅依然奮斗在肝炎研究上,陳菊梅的成就也大大降低了我國的肝炎死亡率。
為了摘掉我國“肝炎大國”的帽子,她甘愿摘掉健康器官,拔光所有健康牙齒,從軍61年,90歲依然奮斗在傳染病一線,享受正軍級上將待遇。
陳菊梅曾說過:只要能摘掉我國“肝炎大國”的帽子,即便是摘掉全身的器官也值得,因為陳俊梅和一眾醫護人員的努力下,我國的肝炎死亡率下降了很多,并且此后的幾十年時間里面,陳俊梅依然奮斗在傳染病一線。
陳俊梅本該在1998年退休,但是為了我國傳染病事業,她延遲退休一直都在工作,2000年的時候,某學校突然學生集中腹瀉事件,導致六七百人住院,這件事情在全國都引起了很大轟動,在此危急之下,陳菊梅臨危受命連夜趕赴疫區。
在陳菊梅和團隊夜以繼日的研究下,最終確定學生們是被腸道埃可病毒病毒感染,從而引起的腹瀉,得知學生們的病癥之后,陳菊梅很快就對癥下藥,感染的學生也慢慢好轉了,沒多長時間也都恢復了健康。
2003年非典的時候,此時的陳俊梅再次奔赴疫區,她和醫療人員再次通過夜以繼日的研究,并且她組織了非典期間,第一個專家會診,即便年紀大了,但是陳菊梅卻一直都在非典一線,后來在大家的努力之下,病患們也都康復了。
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陳菊梅再次奔赴四川,大家都知道一般大災之后,都會有傳染疫情,于是如何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也成為了國家的一個重大難題,此時的陳菊梅已經83歲高齡了,作為我國傳染病行業的佼佼者,依然主動請纓,親自奔赴汶川指導消毒防疫。
看到83歲的陳俊梅在地震現場跑前跑后,戰士們也是深受鼓舞,戰士們大都是二十多歲的小伙子,看到本該安享晚年,已經83歲高齡的陳俊梅的時候,戰士們也是深受鼓舞,一個個更有干勁了,只想要爭分多分,趕快把受災群眾救出來。
鑒于陳俊梅對軍事醫學的貢獻,先后被軍委授予二等功,雖然陳俊梅是文職,但是她的成就已經達到了文職最高級別,文職特級,享受正軍級上將待遇,并且直到90歲了還堅持奮斗在傳染病一線,一直到2015年即將91歲高齡的時候才退休,延遲退休了17年。
退休后如果有人找她,她依然會熱心幫忙,退休6年之后,2021年11月5日去世,享年96歲,走完了61年的軍旅生涯,成為了我國軍事醫學史的傳奇醫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