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薪酬定五險一金、免除2024年后出生孩子學費……這些建議火了!

日期:2023-03-03 11:23:05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3月2日

“董明珠:不能以薪酬高低定五險一金”

登上熱搜

關于“五險一金”繳納標準

董明珠將建議

不以薪酬高低決定“五險一金”數額

而是要使“五險一金”標準一致

體現公平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支持

除此之外

一些關于休假、婚姻、生育、教育等

相關話題的建議

也引發網友熱議

展開剩余84%

建議提高個稅起征點到1萬元人民幣

全國兩會前夕,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今年兩會時將提出包括社會民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節能環保等話題的建議。其中包括再度建議提高個稅起征點,董明珠表示, 今年兩會她將再度建議提高個稅起征點到1萬元人民幣,“讓工薪階層得到實惠,敢于消費。”

建議對2024后出生的孩子

免除學費至大學

全國人大代表、編劇趙冬苓提出,為降低育兒成本, 建議對2024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免除學費、課本費,直至大學畢業。

建議大幅提高多孩家庭個稅扣除比例

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君建議: 大幅提高二孩三孩家庭的個稅扣除比例。李君認為,導致年輕人不愿意生孩子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壓力過大。因為“80后”和“90后”是生育主力軍,而這兩代人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上面有父母,下面有兒女,他們的生活壓力相對比較大。”

為此,李君建議,除了要減輕年輕人的生活負擔外,還要有真真正正能夠讓年輕人心動的政策,比如,二孩三孩家庭的個稅扣除比例要大幅提高,多給父母假期陪伴孩子。

建議不得將年齡作為招聘辭退紅線

近年來,“35歲就業門檻”持續引發熱議。針對年齡歧視現狀,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辦公廳主任呂國泉建議,要強化法律制度保障,明確就業年齡歧視判定標準,增加監管處罰可操作性, 對各年齡段勞動者給予平等就業保護,要求用人單位不得將年齡作為招聘、晉升或辭退的紅線。對用人單位有形或無形的年齡限制的做法,加強勞動行政監察和群眾監督,加大懲處力度。加強普法工作,引導勞動者運用法律保障平等就業權。

建議延長男性生育假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甘華田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女性家庭撫幼負擔與社會勞動參與存在矛盾,而養育子女是夫妻雙方的責任,“如果僅由女性承擔是不公平的”,市場上保姆雇傭費用也較為高昂,如果能延長男性生育假,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家庭養育成本。因此,建議完善生育配套措施,加大對女性權益的保護力度,努力消除育齡婦女就業歧視; 可考慮適度延長生育假,特別是男性的生育假期,有效平衡女性承擔過重撫育責任的“家庭天平”。

建議嚴查超前學習行為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表示,“不少學校不按國家規定課程課時教授新課,培訓機構教到哪就從哪教起,嚴重助推‘超前學習’行為;有的初中提前一年、高中甚至提前兩年結束新課,用于中高考復習備考,導致大量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成為所謂‘差生’。”張志勇指出, 中小學超前教授新課、提前結束國家課程,圍繞升學考試科目長時間重復訓練、復習備考的行為,必須嚴厲禁止、嚴肅查處。

建議出臺《反網絡暴力法》

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認為,網絡暴力屢禁不絕,法律層面缺乏精確定義,造成了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的難題。李東生建議:①盡快出臺《反網絡暴力法》,以明確的法律條文指導司法實踐;②構建網暴技術識別模型,建立快速舉報通道,降低取證難度;③建立網絡暴力黑名單機制,對個人或機構采取長期限流、禁言、關閉賬號等處理措施。

建議將靈活就業人員

強制納入工傷保險參保范疇

除了建議出臺《反網絡暴力法》,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還建議修訂現行《工傷保險條例》, 將包括靈活就業人員在內的所有勞動者強制納入工傷保險參保范疇。

李東生表示,盡管目前已有部分地區試點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工傷保險限制,但各試點城市在覆蓋范圍上仍然存在局限性,難以全面覆蓋全部靈活就業人員的職業保障需求。而且工傷認定范圍、繳納模式、經辦機制等方面的限制條件,也導致參保門檻較高。

他還建議,全面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工傷保險參保限制的同時,要開辟單獨參保通道,創新參保辦法及繳納方式,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出“工傷保險參保一鍵辦理”,提高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便利性。

建議擴大中西部地區

“雙一流”高校博士生招生計劃

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山西省委會副主委、山西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副院長雙少敏聚焦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問題。她以“雙一流”建設學科為牽引,為推進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

作為一名來自高校的全國人大代表,雙少敏聚焦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希望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王惠琳 攝

目前,高等教育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東部地區高校和中西部地區高校在辦學經費投入、高水平大學分布、教師隊伍建設、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她建議, 加大對中西部“雙一流”高校的指導和政策支持力度。調整優化區域高等教育戰略布局,加快建設中西部高等教育體系。

建議在長三角地區增加省部共建涉僑高校

“長三角地區集聚了近500萬名新僑僑胞,卻沒有一所以僑為特色的高校。”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政協委員、編劇蔣勝男帶來一份關于涉僑高等教育的提案。她在提案中建議,長三角地區增加省部共建涉僑高校。這不是蔣勝男首次關注涉僑教育。她是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身處僑鄉溫州,關于涉僑高校的建設,一直是她關注的重點。

你如何看待這些建議?

最期待哪條落地?

來源:中國新聞社、中新社 、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澎湃新聞、紅星新聞、中國新聞周刊、中國青年報、封面新聞、微博網友評論等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