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00后就因此被點名批評,沒想到她并沒有妥協道歉,而是表明自己故意不參加會議的原因,理由直白有霸氣,最后還補上一句“我已經把那你辭退了”,一點不給老板面子,不知道老板看到后會作何感想,可能會很生氣,也可能會覺得很可笑。
80后、90后對加班已經習以為常,可是在00后眼里一周有兩天加班就已經是“高頻”。有些公司招人的時候,會跟畢業生說“偶爾”會加班,可是等到入職后發現,“偶爾”變成了隨叫隨到。這位00后的辭職理由比較委婉,稱自己胃不好,加不了班,需要按時吃藥。老板聽后找不到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之前還有一名00后工作一年時間,仲裁了4家公司,告倒了兩家,不少人看到他的經歷稱他為“仲裁俠”。這些00后做了很多前輩不敢做的事情,因此不少人說他們可以改變職場風氣,甚至可以“整頓職場”,真的是這個樣子嗎?
00后真的可能“整頓職場”嗎?
答案是不可能。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所有00后都像網傳的那樣,天不怕地不怕,懟天懟地懟老板。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許多小公司倒閉,大廠裁員、毀約應屆生,給畢業生就業帶來不少壓力,這很難讓人相信00后有底氣整頓職場。
不否定有些00后很有個性,他們確實對職場環境造成一定影響,但不足以讓職場發生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00后也會向當初不可一世的90后一樣,逐漸被生活磨平棱角,越來越多的00后會接受職場風氣。
其實很多時候00后畢業生只不過是合理表達自己的訴求,比如拒絕加班、薪資不符等,受到不公平待遇,申請仲裁,只能說他們更加用合理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利益。只不過這些正常需求在一些人的渲染下,方向逐漸偏離本質,關注點都在00后直白的言語上,反而忽視了職場上存在的問題,當畢業生遇到這些問題,該如何用正確的方式保護自己。
反而給00后塑造了不成熟、低智商、脾氣暴躁的職場印象,筆者覺得這樣的認知太片面了。使得一些企業對00后有負面印象,在職場上舉步維艱。還有一些00后還會相信自己真的能“整頓職場”,故意特立獨行,做出一些事情影響自己職業發展。
寫在最后:
在筆者看來,說00后“整頓職場”、“沖裁俠”,就像是曾經說90后一樣,都只不過是被別人貼上的“標簽”。而畢業生應該做的就是撕掉這些“標簽”,對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認識,知道想實現目標要付出努力,有底氣在職場中生存下去。#新春時節邀你發文#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您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