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又火了一位老師的辭職信,上一位火了的老師辭職信,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這一次這位老師洋洋灑灑幾百字,謙遜有禮,有感懷過往,同時含蓄指出辭職原因,一個月2000多元的工資,實在是難以支撐養家糊口和孩子的教育,所以想要重新規劃自己的事業。
這封信可以讀讀,確實有功力,有文化,有水平,這大概是一位語文老師,這樣的語文老師辭職,還挺可惜的。
有人說在編的正式老師,拿這點工資是不是不現實啊?不是說老師一個月工資七八千嗎?
是啊,就是說啊,七八千就停留在“聽說”的范圍之內了。
明確來說,聽說的就不靠譜,或者有極個別的老師,能拿到月薪過萬,但是大多數老師的工資水平,在當地是處于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的水平。
高中的時候,教物理力學的老師,是市重點教師,身上有很多標簽,他每個月到手的工資過萬,因為那是十幾年前了,那個時候這個工資水平已經是天花板級別的了。
可是這一萬多的工資,也是綜合起來拿到手的,退休金、教書工資和頭銜工資,綜合起來拿到一萬多。
哪類老師工資高呢?
當然有高工資的老師,是按年薪計算的,年薪二十萬、三四十萬不在話下。
可是這些老師通常存在于私立學校,一路披荊斬棘最后被錄取,拿到了高工資。
也正是因為工資高,競爭壓力很大,有很多清北的碩博以及一些海外留學生,選擇去當中小學老師。
我家孩子所在的學校,幼師標準是,班主任月薪一萬起,助理教師月薪8000起,生活教師工資低,要求也隨之降低,大概在4000元左右。
工資高,競爭壓力就大,對老師的綜合素質要求就高,同時老師投入的就多,留給家人的時間就少。
這一定是有因果關系的。
為什么老師工資普遍不高,卻都過得很滋潤呢
在很多地方,都有一個普遍的現象,老師是當地過得比較好的人群,有房有車不愁吃喝,節假日還能到處去玩一玩,孩子能讀當地最好的學校。
不是說老師工資低嗎?如果老師工資低,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果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可以先討論另外一個問題:為什么老師當中,女老師占多數,男老師數量很少呢?
仔細考究,會發現一個現象:高校教師男老師數量挺多的,或者說招聘門檻越高的學校,男老師的數量越多。
因為這樣的學校工資高,就會有一些優秀的男性老師存在。
而對于工資比較低的很多中小學老師,工資就成了很多男性教師不選擇的一個重要因素了。
但是女教師沒有關系,因為女老師可以通過婚姻和家庭來改善個人生活,對她們來說工作只是體現她們的社會價值而已。
家庭條件好,父母希望女兒能夠當老師,因為老師穩定,而且有寒暑假,相對有更多的自由時間。
其實這也是一個隱形條件,很多選擇當老師的女大學生,都有不錯的家庭背景。
再有,女老師在很多地區是結婚的一個好對象,如果一個女孩子是在編老師,在當地基本上可以找條件非常好的結婚對象。
所以老師工資低,但是很多老師過得還不錯,因為她們不是靠工資過日子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