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這些畢業出來沒多久的大學生,辭職率高呢?這就只能回到大三大四時期,別人在未雨綢繆的時候,大部分學生可能在熬夜打游戲,聚餐跑斷腳,輕松快樂的日子總是不會提醒你時間的保貴,轉眼你就站在才人市場里面,抬頭尋找著你能勝任的工作。寥寥無幾中,交上簡歷,上任數天后,又不作堅持,只能離崗離職。
在這些任性的做法里,也體現著時代的原因,現在的大學生豐衣足食,在未吃太多苦的前提下,怎么去學習生存,還是一門大學問。在自媒體盛行的當下,朋友圈雞湯天天喂食,講自我,講個性,不妥協。
而原本就未經社會打磨的年輕人,把個人利益放第一位,而團隊合作講求的是聽從、妥協和合作,若是不滿意就離群,那永遠得不到進步。人類是群體動物,在生活中,大部分事是需要人與人之間相互合作的,只有這樣生活才能按正常的軌跡走下去。
不過也正因為現在的大學生非常注重個人利益,12345熱線,打得比誰都溜。但其實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表現,懂保護自己,維護個人權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若有公司給這批大學生畫大餅,恐怕要被當作笑話一樣,隨風而去了。所以想以資本主義來忽悠和剝削這班年輕大學生,及早放下念頭吧。或許你罵他一句換來的就是一封辭職信了。
這班年輕人來上崗,就如瀟灑走一回,再見告別的話,一年得說幾回。他說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支鋼筆。長輩父母們看到這班年輕人闖社會,不是搖頭就是嘆氣,想當年,他們在單位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一所單位工作一干就是十幾二十年,老板同事均變親人。
時代不同,造就的人性就不同。曾經吃大鍋飯的日子使得人們有同甘共苦的意識。而現今社會,大家都看錢辦事。工資給多少,就干多少活,加班還要經過我同意,非必要不能強求。所以現在很多公司老板活得像孫子。就被這班95后00后的年輕人調教得重話不敢說,怕忍不住開罵,罵一句少一個員工。
其實最苦是80后的這班人,上有老,下有小。公司再辛苦,也不敢輕言辭職。而目前社會有不成文的現象,新員工的薪資都比老員工高。導致有一部分麻木跳槽的人,為了得到更高的工資。當然,最終自己的獲得,還是需要和個人能力掛鉤的。實力配不上的所得,是不可能持久,大部分老板都是精明的人啊。
有了前面學生時期的拼搏,才有后面在社會競爭的實力。文憑含金量的不同,個人專業水平的不同,直接影響著就業情況。若是眼高手低,給你再好的工作崗位,你德不配位,也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所以我們需要腳踏實地的去走好人生每一步。在大學就該想好前路怎么走。誰的青春不迷茫,我們只需要一樣樣理清,在積極做事的同時,理清前面的路,清掃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大道,大膽勇敢地往前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