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看似簡單,實則艱難?官員為辭職寫123封辭職信,結果怎樣

日期:2023-02-27 11:14:02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正是這種誠實務實的精神被皇帝提拔為宰相。雖然朱元璋在建國之初就取消了宰相的職務,但內閣首席助理的職位和權力實際上與宰相相似。

二、遇到“領導”

處于如此重要位置的李廷機,曾計劃做出很多惠及百姓的事情。但上任后不久,他發現自己的想法太幼稚了。因為,他遇到了一個最懶的領導人——28年沒上過朝廷的神宗萬歷皇帝。

神宗萬歷身上有比殺人不眨眼的朱元璋和心狠手辣的朱棣更可怕的缺點,那就是懶惰。從萬歷十四年的九月十六日起,這位皇帝就從沒有上過朝廷,在棕櫚大小的紫禁城睡了三十多年。

無論朝廷的官員、大臣們如何懇求、斥責、抱怨或制造謠言,這位皇帝依舊每天不見大臣,不整理朝廷的奏章,但是畢竟官員是臣民,即使他們有勇氣,他們也不能跑進皇帝的寢宮把皇帝拖出來批評。

因此,神宗萬歷皇帝是最讓大臣們頭疼的一個統治者。皇帝的本分工作是治理國家,如果他不工作,這個國家將會陷入混亂。

神宗萬歷領導下的明朝一天比一天糟糕,地方官員的任免情況停滯不前,應該提拔的人不能提拔,應該退休的人不能退休,應該填補的人不能填補。到萬歷四十七年,兵部、吏部和禮部只有官印,沒有官員。最過分的是監督院和大理寺,他們不去“上班”也就罷了,連官印都搞丟了。

李廷機被安排到萬歷皇帝的手下“工作”,也真的是辛苦他了,在考試期間,他原本可以拿到第一名,誰能想到這狀元的頭銜被別人頂替。但是李廷機對此并沒有感到氣餒,而是一直在好好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造福社會,從不虧待百姓。

萬歷三十四年,李廷機被提拔坐上了內閣宰相的位置,但是當時朝廷的風氣非常的糟糕,中央九部所有官員加起來只有 31 人,其中有24個崗位竟然沒有人“把守”,整天游手好閑,日復一日地過著慵懶的日子。

三、辭官回家

李廷機的這項工作非常不易,人們在背后說風涼話,談論諷刺的人又非常地多。東林黨已經形成一種風氣,整天游手好閑,除此之外,他們暗地里搞小動作想把李廷機拉下馬來換成自己的人,廉潔奉公的官員大多剛直,李廷機亦是如此,他一生氣便決定不再干這份工作。

為了表示自己辭職的決心,他把他做官時住的房子送給了窮人,把自己的家人們安頓好送回了老家。李廷機知道皇帝是不會批閱奏折的,為了增加自己的“辭職信”被萬歷皇帝看到的機會,他甚至一次性直接遞交了五封辭職信。

然而,“懶蟲”皇帝一封都沒有看,“老板”沒有簽字就意味著辭職程序還沒有完成。李廷機不得不住在一座破舊的寺廟里,在工作期間時不時地提交幾封辭職信。五年來,李廷機一共遞交了123封辭職信,成為中國歷史上提交辭職信最多的官員。

萬歷皇帝可以說是在眾多皇帝之中,懶出了一定境界的人,李廷機遞交的123封辭職信沒有換來任何的回復,也沒有得到批準。這個時候的他快要到了崩潰的邊緣,他不在乎違抗圣旨,被殺頭的罪名,沒等神宗萬歷皇帝批準自己遞交到上級的“辭職信”,就自己收拾好了家里的所有東西,獨自一人回了老家。

李廷機擅自回家后,萬歷皇帝對這件事情毫不過問,也不插手管理這一件事情。最后,李廷機在回到老家的第四年因為生病去世了。

令大家出乎意料的是,就在這個時候,懶惰的皇帝——神宗萬歷突然像醒悟了一樣,變得非常的勤快,做事情也非常地有效率,上朝的次數也變多了。

不久后,萬歷皇帝賜給了李廷奇少保的頭銜,并謚號“文節”。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