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少強選擇了老師,報考了師范大學,畢業后如愿進入了省重點學校當上了一名心理老師。有了金飯碗,父母滿心歡心,但顧少強卻好像不太開心。
她望著三點一線的每天重復的生活,陷入了沉思,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雖然略顯枯燥和乏味,但她喜歡和學生呆在一起。
除了這些之外,她還喜歡寫文章,喜歡語文和心理學,除此之外,她還愛在節假日的時候,去外面轉一轉。
她平日里還總愛做一些和其他人不一樣的事情,或許學心理的老師,考慮的問題就不太一樣。
恰當的時間遇到了知己
顧少強經常外出旅游,她也感受到了旅游帶來的快樂。有一次,她去陜西秦始皇陵旅游,她看到那些殘破不全的兵馬俑心生難過,當她向工作人員提出,想留下了修復兵馬俑時,工作人員告訴她,不要女孩。
隨后,她又去了鼓樓、城墻、感受到歷史文物背后的人和事。在2006年顧少強還去了烏鎮,在當地的民宿中,她和一個姓傅的老板一起聊天、喝酒、看月亮,這種靜謐與安逸讓她有一種發現新大陸的感覺。
原來,自由與寧靜,才是她所喜歡的。在2015年春節,顧少強又遇到了一個儒雅的男子,這個人改變了她以后的生活。
當時,顧少強在一個客棧當義工,她喜歡看這些南來北方形形色色的人,更喜歡那種輕松加愉快的交流。
在一天,進來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張口就對顧少強說,能把歌放大點聲音嗎,這首歌聽著蠻不錯的。此時播放的正是李宗盛的《山丘》。
顧少強也蠻喜歡這首歌,隨即將歌切到電腦上,用小音箱來播放。兩人的初次見面,竟然是因為一首歌。
在這之后,這位高大的男子總是那么特別,他喜歡讀書,喜歡靜靜地呆著。當別人都出去玩的時候,他一個人卻在那靜靜地坐著看三毛。
顧少強忍不住坐過去,和這個男子閑聊了起來,因為顧少強本身也喜歡做這些事兒。然后兩人算是正式認識了,這個男子叫于夫,在成都開了一家理發店,平時喜歡逛一逛,靜靜地待一會。
出于禮貌,兩人互留了信息。后來,雙方都回到了自己工作的地方,沒事的時候,倆人經常聊幾句,但沒想到,兩個人卻越聊越投機,感情也在急速升溫,確定了關系之后,兩人想一起去做點什么。
顧少強也開始有了離職的打算。
顧少強辭職去找于夫
顧少強為學生上了最后一堂課,讓他們給未來的自己寫了一封信,并且告訴他們,自己離職了。
學生們雖然不舍,但卻由衷地在向她祝福。
一封簡短的離職信,讓顧少強火了,但顧少強并未由于自己名氣大振而改變自己的初衷。她在辭職后,拿著自己辛苦存下的一萬多塊錢,去找于夫匯合,商量下一步的計劃。
倆人在一起之后,也曾有過一段時間的不適應,除了爭吵之外,最嚴重的時候到了彼此拉黑的地步。
顧少強出走,失聯一個月,但當她自己靜靜呆著的時候,還是感覺放不下這段感情。于是,她向閨蜜阿芳傾訴:
我還是覺得這個世界上,只有這個人能跟我一起走下去;
阿芳回答道:“既然這樣,你應該給他打電話,有什么事是不好說出來的?”
顧少強給于夫打電話,于夫回復也很簡單:“那好,你回來。”就這樣,兩人和好了”。和好之后,于夫對顧少強說:“我自幼一個人待的時間久了,如今變成了兩個人,我需要慢慢適應一下。”
他們并未去周游世界,而是先選擇開了一間客棧
兩人磨合了一段時間后,起初他們想去云南,開始一段沒有計劃的旅行。可他們在成都兜兜轉轉,體驗成都的風土人情。
在成都,他們去了青城山下的街子古鎮,又去了光巖禪寺,在一個溫潤而又潮濕的夜晚,他們坐在河邊喝著茶。
那種愜意,讓他們陶醉。這時,于夫問道:“你喜歡這里嗎?”顧少強回答:“喜歡啊。”“那我們留下來吧”于夫緊接著說。顧少強回答道:“好的。”
之后,倆人便在成都開了一間客棧,客棧的位置比較幽靜,還有一些慕名前來的游客,顧少強倒也很享受這種感覺。
他們在2015年10月10日舉辦了婚禮,婚禮很簡單,沒有婚紗,沒有鉆戒,在兩人共同裝修的客棧里面,兩人正式走到了一起。
在2016年,他們又生下了自己的女兒,有了孩子,有了家庭,他們的任性遠行之路,又需要暫時的放一放了。
不過,在旅游淡季,他們會外出旅游。有人曾問他:“你如何讓淡季不淡了呢?”顧少強回答道:“我為啥要讓淡季不淡了呢?”
這不才是最純粹的生活么?在有了女兒之后,除了靠客棧的收入之外,她還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心理健康方面。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經常陪著他們到處去旅行,從火車、飛機、再到三輪車,顧少強讓女兒挨個體驗。一路上的風景,也讓女兒自己體會。
后來,她從古鎮回到了成都,開了一家心理咨詢工作室,幫助更多的家長建立科學的教育理念,順便也在以此賺錢來補貼自己的生活。畢竟,四處游玩也需要金錢來支撐。
后來,不少人質疑顧少強,認為她的世界之旅還沒有開始,便結束了。她并沒有像她說的那樣,去世界各地看看。顧少強對此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在她看來,她并沒有食言。
遠行并不急于一時,自己的一生還很長,她留在古鎮,并不意味著從此之后就停止了腳步……
后記
世界很大,大家都想去看看。顧少強走出去了一步,她更接近自己的夢想了。從顧少強之后的經歷來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少人都可以做到。
但是,一場去世界各地都看看的旅行,想必我們更多的還是需要將“面包”準備好才可以,畢竟,夢想是精神層面的,而“填飽肚子”則是最關鍵的。
可即便如此,夢想的路上,需要我們一直堅持,從顧少強勇敢地邁出第一步開始,或許她已經成功了一半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