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領導在收到這份紙短情長的辭職信時,雖說十分震驚,但依然在沉思片刻之后便同意了顧少強的決定,在辭職信上批復尊重顧老師的選擇。辭職即新生,對于她而言,接下來的生活會如她曾經預想的那樣嗎?一切進展得都十分順利,她遇到了良人,更是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
辭職其實不是一時沖動之舉,而是考慮了很久的決定,她要去追求不一樣的生活。辭職之后,她來到了人間天堂大理,在這里她開啟了一段不一樣的人生,也是在這里她收獲了相伴一生的人。
她當時在大理的一間咖啡館當義工,在這里她遇見了于夫。對方充分磁性的低沉嗓音,讓她一聽便著迷了,加之當別人都在玩的時候,只有于夫在捧著三毛的書坐在咖啡館安安靜靜的看書。于夫的一切對于顧少強來說都充滿了誘惑,心生好感的她加了對方的微信,從此兩人便一發不可收拾,愛情的甜蜜在二人之間流轉。
不久之后,那時還未辭職的顧少強回學校教書了,而于夫也回到了成都繼續開著理發店。二人雖說相隔甚遠,但心與心的距離從未遠離。不到兩個月,二人便確定了戀愛關系。三觀一致,靈魂契合的二人,都有著詩和遠方。一拍即合,顧少強辭職了,于夫關掉了在成都的理發店,一起結伴旅行。
旅行之后是安定,當站在青城山下的古鎮時,顧少強明白這就是理想中的詩和遠方了。他們在這里定居了,開了一家客棧,有了屬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人來人往的古鎮,讓他們找到了歸屬感。時間一點點流逝,終于到了兩人結婚的時候了,兩人很是浪漫,沒有大操大辦,沒有婚紗戒指,只是在客棧里面請了好朋友,還有于夫親手栽種的鮮花,于夫收集的各種有趣的物件。簡簡單單,一如二人最初的相識。
對于客棧,二人也是很用心地在經營,誰都沒有放棄曾經的理想,那就是到各處旅行,看遍這個世界。旅游分為淡旺季,淡季時兩人就出門旅游,旺季就好好經營客棧。2016年,這個家庭迎來了一個新成員,他們的女兒出生了,取名叫小魚兒,他們的故事被網友們爭先點贊,真的就適用于大眾的生活方式嗎?
當心生向往的旅游生活,遭遇囊中羞澀,旅游就變成了不可取的項目。所有的網友之所以羨慕顧少強夫妻的生活方式,是在于不少人沒有這份勇氣,也更沒有足夠的金錢去支撐他們的出行。即便是窮游,也是需要花費的。
而顧少強夫婦只在網友面前展現了自己生活的美好,傳遞要走出去看看世界的觀點,卻沒有告訴網友,早在2015年他們便被鄭州一家旅游公司聘為了終身免費智慧出行體驗師,也就是說他們的出行大多數都是免費的,只需要做做宣傳,寫下自己旅游的心得體會便行了。當然,不否認夫妻二人確實是熱愛旅行,享受世界上的任何風景,然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如此心安理得,難道沒有一點掙錢的成分嗎?
所以,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做人得先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再做決定,也不要過于去羨慕他人的生活。正如網易新聞評論中說的那樣,只是人們太需要一位情懷人物了,所以她才被捧紅。是的,顧少強十個字的辭職信之所以走紅,無非是有了詩和遠方的情懷而已。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時代,少有年輕人能夠放棄賴以生存的工作,和既定的生活方式,轉戰一直在路上的旅行生活。
而也正是因為難以達到,因此當有人去實現這種情懷的時候,網友們就會極其贊揚,羨慕。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隨心所欲的生活,這是現實帶給我們的煩惱,也是生活給予我們的責任。不過,即便是曾經瀟灑如顧少強,但有了孩子后,夫妻二人依然不得不減少旅行的時間,給予女兒更多的陪伴。如今,顧少強還出了一本書,書中記錄了自己這些年來的點點滴滴,當初見證了與丈夫結為夫妻的客棧變為了家人打理,而她的主要精力則放在了孩子身上,她也想要成立一家工作室,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為他人答疑解惑。
結語
曾經想要去看看世界的女子,如今也重回了安穩的生活狀態。也許她隨性,但家庭、婚姻、生活卻終究不能讓她毫無負擔的隨性下去,這便是人生。我們不知道未來的她會是什么樣,但也確實讓人佩服她的勇氣和選擇,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打破陳規,開辟新的人生方向。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深思的地方,人不能永遠呆在一個舒適圈,這會麻痹人們的思想,磨平朝氣和上進心。
勇敢跳出舒適的工作圈,尊重自己的內心,嘗試新事物,也許才不枉此生。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只能說希望未來到了老年時候,回想自己年少的曾經,不會后悔當時的選擇,不會覺得有遺憾,這樣才是善待了自己,才是屬于自己的歲月靜好。人生的風景有很多,我們也應該盡可能的多去經歷,人生有限,沿途的精彩卻應該是無限的。
參考文獻:
《孟子·盡心下》
《184天監獄生活實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