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老師們的套路

日期:2023-05-17 11:59:3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以前的繼續教育都是教育局組織,要老師們自己掏錢。后來,就有人事局組織,也讓老師們掏錢。不過,地區間不同,有的地區掏錢,有的地區不掏錢,就讓收錢的地區人事局很尷尬,最終取消了掏錢的政策。其實,繼續教育根本不用老師們掏錢,地方上蠻干,要老師們自己掏錢,其實是一種土政策。培訓老師的活動要每年舉辦,還要讓一些老師走出去,到別的學校參觀體驗,獲得一些直接經驗。但是,當老師們開始參加繼續教育之后才知道,基本上在走形式,沒有什么實質內容,也不可能帶動教學改革與創新。花了很多錢搞的繼續教育其實并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只不過給老師們一個結業證書而已。如此一來,很多老師們就釋然了,沒必要那么認真了。當然,還有更高級別的省培、國培項目,規格高,待遇好,都是一些領導能參加的,一般老師大多不能夠參加。領導不上課,沒什么事,正好可以參加高規格、高待遇的培訓,至于能不能產生效果,就沒人深究了。大部分不能產生什么效果,只是走過場。那么,這樣的培訓為什么還要持續下去呢?

因為培訓之后,可以讓資本流動起來。每年的教育經費有很多錢,很多教育局長的位置都是競爭得來,甚至是通過一定量的銀子獲得的。教育經費應該怎么花?前面有車,后面有轍,按照前面的道路走就行了。于是,每年的培訓項目就來了,只要有培訓項目,就會有所謂的專家學者講課,而這些專家學者從來都不是老師們熟悉的,也沒有到鄉下上過課。講的課不實用,但掙錢很多。有的講一堂課就要一萬多塊錢,已經超出了正常收入水平,甚至要動用關系,參加很多培訓老師的項目,只要講課就有高收入。負責項目運營的學校要負責資料、餐飲、住宿等,賺一筆錢。而最高的負責項目提出的領導吃的回扣更多,因為很多項目花費都不公開不透明,有的即便公開了,也只是掩人耳目,并不能算清楚那筆賬。

看來,培訓老師的項目只是一個商業運營項目,并非真的在培訓老師,也并非真的要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要是真的改革教育,就要改革考試制度,引入綜合評價機制,才算是改變了一些。考試巋然不動,甚至一邊減負,一邊增大考題數量和難度,怎么說都不是好的發展勢頭。

培訓老師和培訓心理咨詢師一樣,都是層層抽錢,至于培訓質量好壞,結果如何,就沒人過問了。都是演戲,就不如演得像一些。培訓結束,該怎樣還怎樣,等待下一次培訓的到來。或許,這樣的培訓應該取消,把培訓費用用在提高教師福利待遇方面,而不是讓他們掙著相對較低的工資,還得要積極學習一些口頭理論,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卻于事無補,反著助長了浪費虛浮之風……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