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藝術等校外培訓規范化了

日期:2023-01-03 15:15:09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退費難”“卷錢跑路”是人民群眾最為痛心疾首的商家無良行為。各地主管部門必須站穩人民立場,充分考慮到人民群眾在“退費難”“卷錢跑路”中所處的“弱勢”位置,強拳出擊,堅決予以防范治理。要解決“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關鍵是要把培訓預收費管住。《意見》要求培訓機構收費實行指定銀行、專用賬戶、專款管理,全部進入本機構收費專用賬戶,將預收費資金與其自有資金分賬管理,這樣就可以極大程度地預防“退費難”“卷錢跑路”問題。同時,鼓勵培訓機構采取先提供培訓服務后收費的方式運營,改變校外培訓“先收費后培訓”的運營習慣。

問:自從體育、藝術進中考后,報名相關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似乎成了大家的“標配”,給不少家庭增加了經濟負擔。非學科類培訓的任務是不是都交給了社會,學校應該發揮什么作用?

答:不管是學科類學習還是非學科類學習,學校始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校外培訓的定位始終是有益補充。《意見》明確,要統籌校內與校外,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堅持減輕負擔與提質增效并重,增加非學科類學習供給,加強音樂、體育、美術等緊缺學科教師配備補充,著力解決教師隊伍學科結構性矛盾,開齊開足上好音體美課程,加快構建“雙減”背景下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同時,《意見》對規范教育部門及學校引進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作出具體要求,推動在校內以較低價格滿足學生和家長需求。

各地中考安排體育、藝術等科目,旨在引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非為了競爭選拔。一些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刻意對體育、藝術納入中考政策大力宣傳曲解,制造焦慮,使學生家長被迫裹挾其中,被動參加校外培訓并增加負擔。為此,《意見》從根源問題上著手,要求改進體育、藝術中考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切實加強過程性考核,逐步實現考試成績等級呈現,注重對學生運動習慣和藝術素養的培養,堅決杜絕將校外培訓結果與大中小學招生入學掛鉤。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