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你們是怎么把培訓的業務量一步步做到遍布全國的?
張聰:最早我因為業務外包的時候要去大學城招學生,但是招來的人都沒法直接上手干活,只能先培訓一下,當時還是免費的。后來別人一聽說這邊有免費培訓就都過來了,人太多就開始收費了,這樣才開始做培訓,后來就培訓的業務量跑起來了,這個過程中網絡推廣起了很大的放大和催化作用。
當時YY直播剛出來的時候有個同事說試試,我們就把一些課程發出去,結果學生忽然多了,一下就火了。外省市的學生通過網絡了解之后,就來現場直接報名了,網上聯系好就過來上課。
另外一個是我們在B站做優質內容,我當時做了一個“有畫快說”的節目,播放量非常多,網上很多評論說到我們這里來開實體課,不斷有這種呼聲,根據當時的數據我們就在幾個城市開了課。第一個開的是成都,開課后效果還不錯,后來就陸續開了北京、上海、武漢、長沙、深圳,到現在我們采取的是在廣州實體線下培訓+線上直播培訓的模式,讓全國各地學生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播,享受到一線城市的數字創意課程,還可以把全國各地的學生源源不斷的吸引到海珠來,給本地數字創意產業不斷輸送新鮮血液。
“廣州滋養”
城市精神和文化底蘊
給行業源源不斷的動力
南都:廣州游戲產業非常發達,它對動漫培訓的需求帶來的積極作用有哪些?
張聰:其實游戲是對動漫培訓的發展起了很多推動作用。以前做動漫要一張張地畫圖,一幀幀地調動作,整個行業的變現路徑比較長,作品出來市場反饋怎么樣還不知道。整個邏輯是得先做個IP,把它養大了然后通過授權等途徑慢慢回款,整個過程很慢,從業者收入也不高。我們都說當時這個行業是“用愛發電”。
后來游戲慢慢做起來之后變現就很快了,做一個游戲demo可能只要十來個人,快速出模型后就可以小范圍讓玩家測試,讓投資方評估。而且游戲平臺出來之后各種經營數據都是現成的,平臺知道該把游戲推給誰,也知道每個玩家能在游戲里花多少錢,游戲公司自己能從里掙多少錢,有一套很成熟的模式,所以廣州游戲行業的互聯網基因很足。通過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實現巨量增長,慢慢把這個數字創意創作市場帶起來了,從業者待遇也有了顯著提高。同時也給我們動漫培訓帶來了巨大機會。
南都:廣州動漫產業也有很好的發展基礎,你怎么看它對你們公司的影響?
張聰:廣州的動漫行業一直很強,有非常完善的產業鏈和眾多高校相關專業,能供給大量專業人才。另外廣州的歷史文化沉淀也給了創作者極大的文化滋養和浸潤。我們培訓的設計師和動漫插畫師在游戲動漫影視里屬于前期崗位,是需要學習者有足夠的文化底蘊,非凡的創造力,專業的表達能力和精誠的團隊合作精神,廣州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底蘊恰恰給了行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政策,資金和人才的聚集讓藝術家有了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不斷的正向反饋也不斷鼓舞著立志進入行業大展拳腳的年輕人。目前因為一些原因導致行業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我卻看到很多公司沒有因此一蹶不振,一方面在走精品化路線,“螺螄殼里開道場,蚊子腿上雕花樣”把僅有的版號做到極致,另一方面,走國際化路線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績,把廣州這個英雄城市的“敢為天下先”“飲頭啖湯”等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未來發展
跟職業院校合作是新機遇
更多人將嘗試數繪板創作
南都:最近三年的新冠疫情對行業和公司的影響有哪些?目前你們的業務狀況恢復到什么程度了?
張聰:疫情影響主要是影響我們線下實體課的培訓,但是現在線上網課的教育也可以滿足基本需求,實際效果也非常接近實體線下培訓。我們現在在“刻意練習、即時反饋、學生管理”等幾個方面下足功夫。比如線上和線上都是執行同樣的標準,執課也是一批同樣的老師,有些同學愿意上網課,一個是交通方便,另一個是白天上班,上學,晚上通過網絡直播課程參加我們的培訓,在校在職都可以來上,也可以前半段基礎課在線上,后半部分進階在線下實體受訓。再就是我們在中文世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了,比如目前在讀的這批學員也有來自北美和日韓的。海外生源占整個網課生源的10%。
疫情另一個影響體現是我們去高校宣講,發現高校學生的實習實訓等活動受限制,這可能也會影響學生來報名。現在公司的業務大致達到疫情前的七八成,估計要明年晚些時候才能恢復到正常。
接下來就是看幾個節點,一個是春節前后的人流量和消費能力恢復,春節后再去看,估計放開之后三個月能恢復到八九成,海珠區對公司的支持還是很大的,會經常舉辦一些行業交流,也給企業一些稅務優惠和人才政策的支持。
南都:展望后疫情時代,你覺得未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哪里?
張聰:未來公司的發展機遇有一部分是跟職業院校的合作,還有網課升級,疫情把很多人拉到互聯網上來,以后繪畫數位板的普及也會是新機遇,更多人會嘗試用數繪板作畫創作。還有一塊是去普及數字創意,讓更多人感受到數字創意的魅力,這也是名動漫的使命之一,我們的愿望是讓全國甚至全球數字藝術愛好者享受到最好的互聯網cg課程,盡可能地把人才匯聚到海珠來,為海珠琶洲的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