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員工福利管理實踐專題
如何為員工福利管理開啟資本運作模式
若一家全球跨國經營企業合理規劃并實施員工福利自保計劃(Benefit Captive),可以為公司有效節省25%以上的成本/資金支出。
1. 福利自保(Benefit Captive)-- 以資本手段整合資金,強化內控,實現盈余
員工福利自保計劃可以理解為跨國公司將全球福利資金集中到其全資持有的保險業務單元/子公司, 然后以再保險人身份與出單保險公司(Fronting Network)進行合作。出單公司將整合協調全球各地保險公司,并進行資金優化配置,一方面讓福利自保獲得相應的福利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也使得福利自保盡可能多獲得盈余。因此,在運營操作中,福利自保將按季度或是以其他方式與福利出單公司進行資金余額結算,而該網絡則主要管理和執行福利保單和理賠支付。
基于福利自保運作方式,全球總部可實現雙重獲利。
2. 福利自保(Benefit Captive)和 國際共保(Multinational Pooling)的應用
縱觀2種全球化福利管控手段:國際共保和福利自保,都是通過管理保險商利潤和風險轉移費用,實現成本節約。值得的注意是,在福利自保方式中,出單保險公司是個關鍵點,它除了擔當第三方管理員,也會把福利風險傳遞回給福利自保計劃。
福利自保運作方式,對公司的資本/資金運營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尤其在福利自保后,公司需對自有保存的現金流進行有效管理,平衡盈利目標和不可控風險。
關于國際共保(Multinational Pooling)請見上期有關解釋:
全球化的員工福利管理實踐專題(二)——員工福利的跨國共保,使福利從“成本”轉化為“收益”
3. 通過員工福利自保,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有效管理自己的大型風險和利潤空間
根據全球福利實踐趨勢,過去的5年里,員工福利自保計劃的數量與規模已經增長一倍。預計未來3年里,該數字將再次翻番。
在來自5個福利保險網絡提交的127份自保報告中,發現92個福利自保計劃份呈現正向結果,35份出現負向結果。這表明,有72%的年度報告顯示現金流處于正平衡狀態。
這些跨國公司平均能夠產生8.1%的自保盈余(計算方法為自保盈余總額除以再保險保費總額)。因此,在結清賠付和其他費用的情況下,公司仍能從其繳納的1,468,00萬美元保險金產生的收益中留存出119,00萬美元。
對比福利國際共保(Multinational Pooling),福利自保計劃的8.1%盈余比國際共保的6%平均回報率更要高。求其原因,福利自保可以剝離了保險公司的自留風險空間和其他支出,同時福利自保還可以從其他承保利潤中直接獲利。
4. 員工福利自保實踐的全球故事
站在全球總部角度,去管理全球的福利自保計劃,必須觀察各地的市場環境。縱觀而言,亞太的日本、澳大利亞,歐洲的比利時、德國、意大利等地區的保險網路,福利風險管理和資金運營對企業比較有利。然而,在愛爾蘭地區,員工福利自保計劃的風險和執行成本確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