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百萬融資的嗨king野奢營地:一年開辟20家營地,致力于打造精致露營連鎖經營新模式

日期:2022-12-26 11:04:18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周邊游帶來了“露營熱”

今年還不到30歲的創業者王春旺從大學便開始接觸露營。王春旺是嗨king野奢營地(下文簡稱“嗨king”)的創始人之一,2020年和另外兩位合伙人創辦了這個全新的露營連鎖品牌。

“2015年,露營完全是一個小眾的活動,談不上是一門大生意,我買了幾百頂帳篷,經常會組織大學生去草原、沙漠參加帳篷音樂節,周末也會舉辦一些露營活動。但我越來越發現從業者和旁觀者質的區別,干這一行其實又累又辛苦,還掙不到什么錢,淡季(除了五一、國慶大多數時間帳篷都是閑置的)還得租一個場地放帳篷,于是2018年我將所有帳篷都處理了,重新來思考這個行業到底該怎么做。”

下定決心不再碰帳篷的王春旺一直暗中關注著這個行業,他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此前參加露營的客群有很明顯的特點,大部分擁有理工科背景,而且以理工科男居多。為何學人文學科的女生不愿意或者很少參加這類活動,或許還是跟露營的條件艱苦有很大關系。

“難道露營注定是一個小眾戶外運動嗎?不能做得更文藝更美更精致嗎?2020年以來,疫情給旅游業帶來的創傷有目共睹,我重新思考了露營這件事情,有了新的想法,露營當然還是一個很好的賽道,當然這幾年的消費者在露營認知上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王春旺告訴紅碗社,疫情之后,跨省、跨境游頻次大幅減少,不少城市居民尤其是親子家庭的出游需求發生了改變,周邊自駕游、房車游甚至露營等出游形式的獨特優勢開始顯現。

飛豬數據顯示,2021年旅行度假類訂單中,周邊游占比近6成。而中國旅游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自2020年國慶假期以來,游客平均出游距離和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徑呈現雙收縮趨勢:國慶假期游客平均出游距離從2020年的213公里,下降到2021年的141.3公里;游客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徑從2020年的14.2公里,收縮到2021年的13.1公里。

這一現象其實也不難理解,疫情之后,人們對于出游安全的考量變成了最核心訴求。跨境游幾乎無法實現,而在國內旅游的消費者也傾向于摒棄以往大團、長線、走馬觀花的旅游方式,選擇私家團或者自駕游,而這時微度假、周邊游成為了一個受歡迎的選擇。

誠然,“露營”作為周邊游的一個全新選擇被大家歡迎。根據窮游網數據,2020年,露營熱度增長了303.5%,2020年小紅書社區露營相關筆記發布量同比增長271%,露營相關筆記瀏覽量同比增長170%。

而就整個市場來看,中國露營行業正呈現出巨大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2021-2025年中國戶外露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戶外露營行業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將于2026年達到550億元。尤其是“周邊游”熱度暴漲后,露營搜索熱度較上年同期增長258%,并且精致露營產品的需求量和增長速度超過了普通度假產品。

王春旺還向紅碗社分析了新時代“露營”的人群特征,以嗨king的客戶群為例,大部分是居住在城市的新中產群體,主要集中在25-45歲,35歲以上的基本上是親子游客,2020年我國大陸中產家庭達到了3320萬戶,露營的親子時光與教育功能為中產家庭所重視。35歲以下的主要是追究特色體驗、追求高質量社交旅行的年輕游客。

何為“微度假式營地”

不得不說,露營在中國是一個全新的產業,市場并無豐富的參考案例,但嗨king野奢營地的三位創始人都曾經有過旅游、電商、戶外、酒店、團建等相關行業的從業經歷。

文旅行業出身的嗨King創始人之一崔連波曾在東北做了多年旅游電商業務,對旅游行業十分了解,并且擅長利用旅游電商模式做露營這個新業態的快速轉化。而另一位創始人饒揚禹有著十幾年團建培訓師的經驗,擅長各種游戲策劃,場景定制,主題體驗創意。王春旺此前有過酒店管理學科背景,并且有過青年野營項目創業經歷,三人一拍即合。

在王春旺看來,過去的野營和現在的露營有著天壤之別,過去露營歸屬于“野營”,在戶外穿沖鋒衣、搭帳篷,以近乎“自虐”的方式體驗與大自然的融合。

“我們從電視里看到的一些以野營為主題的綜藝節目,感覺很文藝、美好,其實大部分野營并非想象中那么輕松,但有了嗨king,就有了‘美好’的可能性,嗨king主打精致露營,更加注重‘悠閑’、‘享受’,客人可自己攜帶帳篷,也可居住我們提供的帳篷。通過營地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具有創意的露營活動,感受美好愜意的戶外生活,這便是‘精致露營’的思路。”

“精致露營的核心賣點究竟是什么?是觀光、度假、還是體驗?”王春旺自曝一直被問到這個問題,他告訴紅碗社,其實酒店、民宿、房車和露營之間有很大區別,首先應該明確的是,嗨king主要針對“微度假”需求。

他們發現,就“微度假”而言,除了傳統的度假村和周邊景區,市場上缺一種既可以住又可以玩的網紅場景,“房車”、“露營”很長一段時間是一個“中產消費”的代名詞,大部分從業者都是自己喜歡露營,以玩家的身份在做,商業化的部分很少,而且給用戶提供的服務標準化的內容不多。

這個“空白”被嗨king核心團隊發現,王春旺表示,很多人不清楚微度假營地和旅游到底是何關系,因此并不知道選址和運營如何做。“首先應該明確的的是,目的地式的旅游,主是針對外地游客,他們路程遙遠,到目的地更多以觀光、度假為主,比如三亞、大理;而微度假營地的消費群則大部分是周邊城市居民,不要把營地定義為‘不一樣的住宿’,比如跟房車、民宿、酒店等相比。”

專業的團隊在做著專業的事情,嗨king并沒有將自己定義為一個“帳篷住宿經營”,而是開辟了一種近郊出行的“野奢體驗”生活方式,注重體驗就意味著提供“情感價值”。一次精致露營的實現體現著布置者與參與者的審美與品位,人們不斷追求高質量生活,可以用“不吃苦”的精致露營方式融入自然,在身體得到放松的同時,又擁有了精致生活的意趣。

嗨king團隊很清楚,精致露營產品最核心的賣點是“網紅和好玩”,社交媒體是這種極致體驗最合適的“傳播器”。“網紅”意味著能火,“好玩”則提升復購率,誠然,快抖、小紅書等平臺是唾手可得的工具,具備“網紅”潛力,但是“如何好玩”,“玩什么內容”,則是需要團隊花心思的地方。

“好玩”背后考驗著嗨king團隊的創新、運營、服務能力,除了拍照、打卡,露營究竟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

王春旺向紅碗社分析,傳統旅游的住宿模式,客人回到酒店后往往不再接觸陌生人,而嗨king這種精致露營的方式,營地會提供方便社交的玩樂內容,比如電影、野餐、旅拍、咖啡、手工、美食、童趣等都是內容主題。除了打卡拍照,營地可以給用戶提供一個戶外的開放式社交空間。

嗨king團隊對營地軟件和服務做了升級,試圖打造一個更有粘性的社交空間。這時,作為嗨king創始人之一的饒揚禹有了廣闊發揮空間,他有著十幾年團建培訓師的經驗,腦海里都是一些玩法創意和活動idea。例如做圍爐夜話、篝火晚會、營地教育、狼人殺、劇本殺等具有超強社交屬性的活動,這些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整個營地的所有用戶都喜歡參加,包括陌生人。

“通過玩游戲,在促進親密伙伴之間感情的同時,又有了和陌生人成為朋友的契機,讓客人利用在戶外放松的機會得到更多情緒價值甚至情感價值。這便是嗨king能提供打卡、拍照之外的社交功能。”

如何打造“精致露營”連鎖模式

目前嗨king 面向A級景區、文旅地產、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大的近郊空間,開辟了20家(直營+托管+加盟)特色營地,2020年7月,嗨King在西安白鹿原開設了第一個營地,占地100畝。

據王春旺透露,開設的前幾個月客流情況不太樂觀,但本就具備“網紅”屬性的營地,借助抖音、小紅書等平臺迅速傳播,2020年國慶節前三天,西安營地就取得了“滿營”的成績,后來逐漸步入正軌,團隊便陸續開設了昆明、濟南、嘉興、大連、南寧等其它營地。

據了解,目前嗨king的客單價300-400元,已開的幾個營地在2021年均可達到百萬級營收,復購率近20%,而轉介紹率竟達到了50%。

嗨king的選址策略是什么?核心壁壘又是什么?從大的方向來說,營地所在城市的人口體量要在300萬以上,營地距離城市80公里以內,滿足這兩個核心點之后,再去找相應的營地進行篩選。

王春旺坦言,核心空間的選擇其實非常重要。“露營不同于傳統旅游的一點是,帳篷就是一層布,拉開簾子就是戶外,除了睡覺時間,客人幾乎不可能在帳篷里躺著,必定會在周邊空間活動,因此周邊環境不能給客人一種壓抑、人工化程度高的感覺,要求原生態但安全系數還要高,客人來了玩什么,怎么玩才好玩,都是終極考驗。”

回到經營的角度,這種精致露營的模式是否可以形成一個穩定、標準化的行業?王春旺和合伙人都在思考:比如露營有很明顯的季節性,冬天顯然是閉營階段,這給人員管理和整體運營帶來了挑戰。

王春旺表示,如果市場上只有幾家露營品牌,它不足以成為一個行業,而如果沒有達到標準化、可復制的商業化,它不可能成為帳篷露營行業,最多只能算作一種場景和玩法,然而露營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早已形成一個標準化產業。

根據 Outdoor Foundation和OIA數據,2020年美國露營參與率15.8%,露營人數較上年增加617.8 萬,并且美國露營家庭數量達8610萬戶,露營滲透率超65%。我國露營參與率僅為3.1%,相對歐美和日韓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嗨king希望在兩年內成為國內頭部露營連鎖品牌。

王春旺有著數年酒店管理經驗,在他看來,露營也是實業經濟,需要從硬件到服務,建立一系列的標準化,包括餐飲,住宿,活動,工作人員的行為規范,服務細節等標準。

去年4月,嗨king推出了連鎖營地模式——以標準化復制、統一化管理的方式進行直營、合資、品牌合伙人模式擴張,從而實現規模化收益。目前嗨king的加盟業務主要由創始人崔連波負責,而王春旺則主理直營業務。

王春旺表示,流程和服務標準化是動態的標準化,營地的特色不同,針對人群屬性不同,因此定位也不同,這樣一來,運營流程需要根據每個營地的不同定位而調整。但是嗨king需要在最大限度上制定出最底層的標準,尤其是基本的服務意識、人效考核,應急事件處理等等。

開放加盟意味著管理運營難度加大,嗨king要求自己能提供優質品牌合伙方案,從品牌到運營一站式協助加盟合伙人經營,分別從品牌力、線上運營能力、線下管理能力、內容設計能力以及技術開發能力,實現模塊化賦能,多維度幫助加盟合伙人更好地提升業績。

王春旺認為實現這些都離不開人才,目前的解決方案之一,就是嗨King聯合創始人饒揚禹集結了業內不少專業人士,結合自身從業經驗,并以這2年運營以來所遇到的核心問題為基礎,開創了露營行業第一所培訓學院:嗨king培訓學院,在培訓自己內部骨干的同時,也面向社會輸出系統性的專業課程。

近期,嗨King獲百萬元級別的天使輪融資,資方為輕奢帳篷廠商“義烏市博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此次融資后,嗨king估值數千萬。據了解,該輪融資將繼續用于建立精致露營連鎖經營模式,并推動“新的生活方式”走向更大的市場。

“露營熱”已經到來,紅碗社從麻雀體育獲悉,在剛剛過去的38節電商大促中,露營成為了消費者們新的關注焦點。消費內容社區“什么值得買”消費數據顯示,38節大促期間,“露營”關鍵詞商品GMV同比增長83%,其中防潮墊GMV同比增長44%,帳篷熱度同比增長67%,沖鋒衣熱度同比增長107%。2021年,“什么值得買”站內“露營”熱度同比提升187%,關于露營裝備、營地、露營收納、搭帳篷的內容持續獲得討論與關注。

業內人士認為,受疫情影響,全球傳統旅游產業萎縮了近六成,恢復至疫情前的數據可能需要5到9年的時間,而以“周邊游”形式為主的露營業態,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露營相關企業數量8315家;較2019年增加5551家;截至2021年11月16日,中國露營相關企業數量就高達17579家。

紅碗社認為,未來露營企業在數量增加的同時,營地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也將越來越標準化。作為一個初生行業的領頭羊,嗨king野奢營地做出了榜樣,但露營業態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露營文化還需要有實力的企業們更好地推廣和引導,這片藍海仍需同業者共同挖掘。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