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去私立,也不去國企內部幼兒園,家長:不想娃跟著排資論輩

日期:2023-05-03 11:49:46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其次,僅限內部員工的子女入園,從生源上保證了穩定性并避免人員復雜帶來的隱患。而且建立的地點通常離企業比較近,方便職工接送。

尤其是那種市內實力雄厚的國企,設立的幼兒園往往硬件設施和教師水平都不錯;是外部家長望塵莫及的。

可是有位寶媽沒幾個月卻退園了,她表示“寧可去私立,也不讓學生去國企內部幼兒園”。她交的費用比內部員工高出很多,這倒無妨;人家本身就算一種福利。

關鍵是學生入學之后,幼教進行區別對待,好像即使自己交了更多學費,始終是“外人”。女兒和另外一名男生同時哭了,老師和保育員先去哄“內部子弟”。

直到女兒哭得更厲害,才有人敷衍式地幫擦擦眼淚。做手工活動時,家長在監控中看到老師把女生的材料調換了。問起女兒才知道,有一處損壞。

最令她無法繼續忍受的是,有位學生吃飯時來搶女兒手里的水果,爭搶中對方因為慣性摔倒。老師不批評對方搶東西,卻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女兒。后來才知道,人家父親是領導。

國企幼兒園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家長:不想娃跟著排資論輩

國企的工作容易排資論輩,想不到連學生在幼兒園里也要看家長的“資歷”。如果說以上是外部生源遭受的偏見,那么另一位家長所講的,則是內部員工的視角。

外界羨慕的眼光中,似乎能將子女送入這類地方接受學前教育,是非常驕傲的。可內部員工未必這么認為。便利確實提高了,可其他的“明爭暗斗”,讓人厭倦。

有位家長表示,自己讓學生待了幾個月后,同樣選擇了退園重新找別的選擇。幼兒園本來是很簡單和單純的教育階段,沒想到被企業搞成“小社會”。

那里的幼教和其他職工,基本上對于誰是領導家的學生,誰是普通員工的后代,了如指掌。光是看早晨迎接的表情,就不一樣。

而這種差別化的對待,會深入日常教學秩序和活動的方方面面。家長忍不住吐槽,自己在職場是沒地位的“小嘍啰”,弄得子女在幼兒園也要讓著領導子弟。

與其為了省點托費讓學生跟著“排資論輩”,還不如花錢去找別的幼兒園,有任何不公平的問題能理直氣壯、沒有顧慮地幫子女處理。

幼兒園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期,幼師態度會影響學生性格

無論去私立、公辦,還是國企幼兒園,最重要的是學生感受到對老師的信任。別以為他們年齡小就什么都不懂。其實老師是否公平對待大家,喜歡還是厭煩自己,很多同學看得很清。

倘若在這個階段,就加入成年人的人情世故,讓學生們也隨著父母的職位“排資論輩”;對于普通人的子弟,反而是更多的弊端。

這個時期也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期,幼師如果進行區別對待,很可能影響學生們的性格培養。國企幼兒園工作人員相對穩定,既是優點也是缺點。

如果老師的品德都很好,倒是好說。就怕有些人真的習慣了那套渾濁的職場思維,帶入學生工作中。家長可以考慮去公辦幼兒園,避開私立參差不齊、只看利益的弊端,也沒有太多內部江湖。

話題:你對選擇幼兒園有什么經驗或者教訓呢?

責任編輯: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