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0年)》《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指南》《<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指南>解讀》,結合我國社區服務政策要求及社區服務實踐成果,當前城市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統籌社區照顧
統籌社區照顧是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的主要工作,主要立足于社區實際。其中,社區特殊困難群體或家庭社區照顧的需求尤為強烈。
1.社區社會救助人員服務
(1)社區社會工作者的任務:社區社會工作者遵循助人自助的價值理念,運用多種專業方法,提供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等專業服務,解決救助對象因心理行為偏差而引發的個人問題和社會問題。
(2)服務的重點:社區社會工作者以服務社區內因個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會原因使生活難以維系的群體。
(3)服務的原則:社區社會工作者提供以物質資金幫扶與心理社會支持相結合、基本救助服務與專業化個性化服務相補充的服務。
(4)服務的目標:社區社會工作者以協助服務對象舒緩心理壓力、提升發展能力、增強社會功能、建立支持網絡、改善生活境況為目標。
2.社區老年人服務
(1)社區社會工作者的任務:社區社會工作者要結合老年人的實際特點,以生活照顧、精神慰藉等服務為基礎,開展有特色的、符合老年人需要的基本服務和個性化服務,積極營造敬老、愛老的社區氛圍。
(2)服務的重點:社區社會工作者以服務留守、空巢、失獨、病殘、失能、高齡等老年人群體為重點。
(3)服務的目標:社區社會工作者要與社區居民委員會建立良好的關系,逐步建立以社區居民委員會為核心,以社區殘疾人組織為紐帶,以社區服務機構為基礎,以社區殘疾人健康服務為具體內容的社區殘疾人服務機制,促進殘疾人的就業和社會參與。
3.社區兒童服務
(1)社區社會工作者的任務:社區社會工作者以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為基礎,遵循社
會工作的專業理念和方法,為兒童、青少年,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和其他困境兒童、青少年提供生活照料、救助保護、學業輔導、情感關懷、成長支持等服務。
(2)服務的重點:社區社會工作者以城市和農村的困境兒童為重點對象。
(3)服務的原則:社區社會工作者以照顧、保護和發展為基本原則。
(4)服務的要求:社區社會工作者首先應為有需要的兒童提供生活照料、救助保護,在保證基本生活照顧的基礎上,開展學業輔導、情感關懷、成長支持等服務,以維護兒童利益,促進兒童發展。
4.社區婦女服務
(1)社區社會工作者的任務:社區社會工作者根據婦女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為農村婦女提供安全教育、技能培訓、能力提升、關系調適等服務。
(2)服務的原則:社區社會工作者以性別平等為原則。
(3)服務的要求:在社會性別視角的指導下,社區社會工作者依據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方法,在結合本土婦女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與村民委員會合作,開展婦女夫妻關系與家庭關系等調適服務,維護農村婦女的合法權益。從農村婦女的需要出發,為其提供物質幫助、給予心理支持,進行人身、財產等安全教育,開展生計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婦女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