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即將舉行。本次選舉只有一名候選人,亦是香港回歸以來首次出現特首選舉只有一名候選人的情況。對此,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前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一人參選”只是本屆選舉的客觀情況,“只是正好現時部分選委都支持同一個人參選”,并不意味著是未來選舉的常態。劉兆佳還認為,目前香港需要愛國陣營團結及避免選舉受到外國勢力干擾。
香港特區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將于2022年5月8日舉行,提名期從4月3日開始,至4月16日結束。香港基本法附件一規定,行政長官由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實際情況、體現社會整體利益的選舉委員會根據本法選出,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行政長官候選人須獲得不少于188名選舉委員會委員的提名,且五個界別中每個界別參與提名的委員須不少于15名。根據香港基本法附件一,資審會負責審查并確認行政長官候選人和選委會委員候選人的資格。資審會就有關人士是否符合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要求和條件作出決定。
香港特區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資審會)4月18日在憲報刊登公告,宣布已完成審查李家超作為2022年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的資格,并裁定其提名有效。據悉,提名期限內,選舉主任共收到1份提名表格,該候選人為李家超。當天刊登的憲報公告顯示,李家超獲得的有效選委提名數為786名。因此,李家超成為本次選舉的唯一候選人。
劉兆佳分析指,本次選舉只有一人參選,不能理解成“以后都只有一個人參選”。本次“一人參選”不能理解成新選舉制度之下的常態,不能排除往后的選舉仍有競爭。“只是現時大家都支持同一個人參選。否則,若有其他更好的人選,選委亦可以提名其他人。”而參選人只要中央和選委都認為是合適的人選,就沒有問題。
劉兆佳認為,目前香港還處于撥亂反正的階段,最需要的是愛國陣營力量的團結,同時也要避免選舉受到內外敵對勢力的干擾。“從這方面來說,如果大家都愿意支持同一個人作為特首,又確實沒有其他更好的人選的話,我認為一人參選、他也得到了愛國者力量各方面的支持、又得到中央的支持,在目前的情況下,這也是個不錯的安排。”
香港經歷了2019年的暴力動亂,在2020年港版國安法落地后,社會開始恢復政治安定。
我認為,這場動亂帶給香港最大的傷害,是傷害了國內許多對“香港抱有好感,愿意竭盡所能旅游消費”的廣大群眾的情感。
以我身邊的許多“親戚長輩”為例,五六年前,他們都以每年參加香港澳門的低價旅游團為榮。
即便自身并不富裕,可是每次旅游還是會買特別先進的“電子產品”或者玉石,這往往是他們省吃儉用一年里,最大的一筆消費。
可是在香港持續動亂一兩年后,眼見一些廢青將“大陸游客”打成重傷,游街示眾,他們內心的“好感度”立刻就被耗光了。
最近一兩年,一些親戚長輩對香港的態度都是不太關注,或者“恨鐵不成鋼”。
因為不太關注,所以他們對香港在“廢青鬧事”后崛起的一些政治人物,完全沒有概念。
今天上午,香港完成第六任行政長官的選舉,李家超眾望所歸,高票當選!
對于熱心關注香港事務的人來說,李家超出身基層警員,歷任O記總警司,警務總署副署長,保安局副局長,保安局局長,最后完成特首前的最后歷練:政務司司長。
李家超的履歷讓“內行人”提前一兩年就預判他會是2022年的香港新特首。
可是對于過去兩年對香港有些“恨鐵不成鋼”以及不愿意關注的人群來說,李家超是個完全陌生的名字。
我一直在想如何給一些對香港不太了解的長輩和朋友介紹李家超這個新特首呢?
李家超是最合適的人選么?能夠將香港帶出被西方毒化的泥潭么?
如何證明李家超這個人選有沒有選對?
我突然找到了一個不錯的角度:
第一:2020年8月7日,因為強力支持港版國安法在香港落地執行,李家超成為第一批被美國制裁的香港政府高官之一。
第二:今年四月,在李家超明確參選香港特首的意愿之后,全力備選,通過國際社交平臺公布自己的施政綱領并且進行競選宣傳。
可是美國谷歌公司卻以“制裁”為理由,封禁了李家超的“競選賬號”。這是嚴重干涉“他國選舉”,嚴重侵犯言論自由的“雙標罪行”。
第三:在李家超今天獲得1416票,破紀錄支持之后,西方媒體,國內恨國黨,臺島的1450集體“陰陽怪氣”,氣急敗壞的抹黑。
偉人曾說過,被敵人反對不是壞事而是好事,敵人越反對,越證明我們做得對!
如今李家超喜提美國制裁,社交賬號封禁,西方媒體集體陰陽怪氣“三大反對套餐”,這個新特首一定是選對了!
壹,李家超“一個人的選舉”?
在去年,全國人大對香港的選舉制度進行了完善。
在特首提名人選確定之前,成立“選舉資格委員會”,確保落實愛國者治港。
過去幾屆,香港特首的選舉票從800到1200票,這次選舉,滿額選舉票是1500票。
這次最大的改革,是1500票的界別構成和過去幾屆有根本差別,一方面是社會各界廣泛代表性得到增強。
另外一方面,是區議員不再直接獲得大量選舉人票,從而讓區議員回歸“為選區居民辦實事”的服務角色,去除“特首決定人”的政治化角色。
這次香港特首選舉,被西方“陰陽怪氣”的點,主要體現在“只有李家超一個人符合競選資格”,讓西方有“內定”,“指派”,“欽定”的攻擊聲音。
實際上,香港這次選舉給了所有參選人兩周的候選人申報時間,只是在兩周時間內,沒有其他人符合申請條件而已。
而且即便候選人只有李家超一人,也不代表“一定當選”,而是要獲得1500票中超過750票贊成才行。
按照西方“內定”,“不符合民意”的“選舉謠言”,往往有“投票率低”以及“得票率勉強及格”兩大特點。
這次香港特首選舉,1500個投票名額,參與投票的1428人,投票率超過97%。
李家超獲得1416票支持,得票率達到驚人的99.2%。
改革后的香港特首選委會,1500人代表最廣泛的社會各界。李家超獲得如此高的得票率,打破了香港歷任特首的得票紀錄。
李家超的超高得票率至少證明了三點。
第一,港版國安法落地,并且在去年完善了香港選舉制度后,香港政治走向安定團結。
第二,李家超確實具備香港社會最廣泛的認可,也得到了不同界別不同利益訴求團體的共同信任,這是他執政能力,處理危機能力的體現。
第三,各界別,不同利益團體遠超過去選舉的“高度團結”,也體現了全港各界希望恢復社會及政治經濟安定環境的“強烈愿望”。
因此無論是選委會的高投票率,還是李家超的高得票率,這種“眾望所歸”,這匯總香港各界的大團結,都是西方政客和媒體“黑不動”的。
貳,西方為什么反對李家超?
許多人會有疑問,西方對香港政治以前都以滲透為主,很少“全方面敵視與反對”某一個政治人物。
西方政客和媒體,為什么集體反對李家超呢?
因為李家超和西方媒體與資本希望控制的“自由派”,“建制派”都不相同。
李家超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來,第一個從基層警員成長為政務司司長的特例,如今成為特首人選,更會成為第一個“警察出身的特首”。
李家超原本學習成績優秀,已經被大學錄取,卻在20歲毅然決定投身警隊。
他的警察經歷,可以說是“集齊了香港所有刑偵探案劇”的主角模板。
從20歲成為警察,到40歲晉升為總警司。二十年里駐守過刑事調查以及情報等部門的多個層面,同時曾經出任不同刑事偵緝部門的主管。
包括:刑事情報科(CIB)
西九龍總區重案組及總區情報組
毒品調查科(NB)
這都是香港警匪探案緝毒劇出鏡率最高的部門。
李家超最有含金量的履歷,是作為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的執掌者,破獲許多震驚兩岸三地的大案要案。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名字太長,大家只要記住對應我們的“掃黑除惡”就行了,在香港所有警匪片里,這個部門就是大名鼎鼎的【O記】。
李家超在警察系統從基層做到警務處負責日常管理的副處長之后,調任保安局副局長。
香港特區政府的執政體系,特首之下,就是三司十三局,保安局是其中極其重要的部門。
2017年,林鄭月娥當選特首之后,向中央提名李家超出任保安局局長,這一任命是需要獲得國務院首肯的。
李家超當上保安局局長后,在反修例風波,在香港廢青的黑暴活動中,立場一直堅定,要求對暴力分子從嚴從重處理。
在香港嚴重刺警與黑暴案件中,李家超當著全球媒體的面,果斷將罪行定義為“恐怖襲擊特性”,與西方“美麗風景線”的論調尖銳對立。
李家超和接任他保安局局長職位的鄧炳強,都是警察背景出身,主張對香港暴亂分子果斷出擊,從嚴從重判決。
李家超和鄧炳強也與黨中央的治港精神保持高度一致,落實愛國者治港。
同時,李家超從基層警察,幾十年警察生涯跨越了所有重要部門,對香港各界的“人情世故”了解極深。
擔任香港保安局局長和政務司司長的履歷,也讓李家超對各界別的利益訴求都有所掌握和平衡。
從香港各界對李家超的評價和期許來看,大家喜歡他的“雷厲風行”,“說到做到”,都希望接下來的香港政府是一個“議而決”的政府。
一個只有議論討論,沒有決斷執行的政府,是延誤香港發展的“鴕鳥政府”。
香港需要立場堅定,手腕強硬,態度果決,狠抓落實的新特首。
結合李家超的警察人生,他確實是香港“由亂入治”最適合的人選。
叁,新特首的當務之急是什么?
李家超在競選特首的宣傳中,重點強調要團結社會各界,“共創新局面”。
香港各界對李家超的首要期待,以及李家超自己在提到當選后的頭等大事的時候,我覺得都有點“偏離和艱難”。
香港各界對李家超的第一期待,是希望李家超作為新特首,盡快實現與內地的“通關”。
在奧密克戎全球肆虐,特別是香港奧密克戎全線擴散,造成全球最高死亡率的背景下,要實現“香港與內地通關”,這顯然不是個行政問題,也不是政治問題,這是由內地和香港,甚至全世界的新冠病毒變異方向決定的。
按照程序,李家超今年7月才會上任,當然,如果上任一兩年時間,就將前任政府“封關三年”的情況得到改善,這也算給香港各界一個交代。
可如果香港各界,甚至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將“上任先通關”作為對李家超的第一考量的話,這顯然不是個合適的“首選工作目標”。
香港從國安法落地,到完善選舉制度后,香港社會生活恢復安定局面就能看出,破除西方干預,嚴打西方代理,確保香港政治安定才應該是新特首的第一要務。
事實證明,香港特殊的金融與東西方經濟交流地位并沒有變,只要回復社會生活與政治層面的安定,有了基石,在此之上才能恢復文化與經濟的重新繁榮。
香港只要心跟著國家走,融入國家的大國崛起戰略,將愛國者治港融入基石,香港的再次繁榮是必然的!
香港亂源,非一日積累,國安法落地之后,我們也愿意拿出5~10年的時間,重塑一個安定繁榮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