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網絡熱詞,用來比喻精神貴族人,即精神上認為自己是貴族的人(實際上可能既沒有錢也沒有地位)。
網友用“凡爾賽”來形容假裝抱怨,實則炫耀高檔、奢華生活的做派,有時候也會用于調侃。
舉一個“凡爾賽文學”的典型例句,比如“我住的這個房子這么大煩死了,打掃衛生不方便,上上下下要好長時間,真的好煩。”
2020年12月4日,“凡爾賽”入選《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詞。
詞語出處
該詞出自漫畫《凡爾賽玫瑰》,內容是法蘭西王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的上流貴族生活。[1]
詞語用法
現在就用來比喻那些時刻裝B的人。比如發出“這么多人在門口堵我要和我談戀愛,可我真的不想談啊”這種迷之感慨的人
凡爾賽的網絡意思是:
生活的高貴、奢華且想通過一些反向的表述來不經意地透露出自己的優越生活的人,一般用來嘲諷那些感覺自己是個優雅貴族,現常用來指那些朋友圈貴族。
凡爾賽這個概念最早出自講法國貴族故事的漫畫《凡爾賽玫瑰》。
凡爾賽原指法國貴族宮殿:
凡爾賽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城市,法國巴黎的衛星城。
路易十四將全國主要貴族集中于凡爾賽宮居住。法國貴族宮殿。
凡爾賽宮是法蘭西藝術的明珠。宮殿、花園壯觀精美,內部陳設和裝潢富藝術性,底層為藝術博物館。無比精美奢華。
凡爾賽宮的建筑風格引起俄國、奧地利等國君主的羨慕仿效。
凡爾賽文學:
是指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各種感覺很厲害的文章或動態。
感覺自己是個優雅貴族,現常用來指那些朋友圈貴族。
一種致力于不經意間透露出第一人稱“我”的優越生活條件的“文學”作品。
網絡上:
一位博主在網上分享一些人通過看起來是抱怨和不滿、在朋友圈下自問自答等方式顯示自己生活的優越的動態,她將這些人稱之為凡爾賽玫瑰。她自己稱是因為之前看了一本名為《凡爾賽玫瑰》的漫畫,里面十分華麗高貴。后來就直接用凡爾賽代指了。
三要素:
1. 先抑后揚,明貶暗褒
2. 自問自答
3. 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
即文案先抑后揚,自問自答,要不經意的炫耀自己的想要炫耀的東西,也就是不經意的裝B,然后文字還要顯得自己很苦惱很不高興的樣子。
鼻祖: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
舉例:
吐槽自己的老公太浪費,竟然給自己安排了100個保姆那種。
老公竟然送了我一輛粉紅的蘭博基尼,這顏色選的也太直男了吧,哎,怎么跟他說我不喜歡這個顏色呢?
有些人明明很瘦,但還要說自己胖,就是為了讓別人夸她一句瘦,或者想要炫耀自己很瘦,這樣的人,其實和綠茶也差不多。
凡爾賽終結者:
由凡爾賽文學發展而來,指對一些表面在抱怨實則在炫耀生活的人進行了揭穿或反駁的正義使者人,用一句話或提問,甚至順著對方假意自貶的話,讓對方無地自容,再也編不下去。
舉例:
《康熙來了》中黃曉明說:“他以前害羞捂著臉還被導演說這小孩很漂亮”,其實是在炫耀自己長得很帥,小s就懟道:“那他怎么看得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