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鐵回應站點澇水因湖水外溢
專家:或因湖底發生震蕩 導致出現管涌
5月18日下午,杭州地鐵金沙湖站出現大量積水,杭州地鐵1號線暫時在金沙湖站停車,并臨時關閉。現場視頻顯示,杭州地鐵金沙湖站站臺頂部出現漏水,水流蔓延到站臺后,流向地鐵隧道。有杭州市民表示,地鐵1號線在經過金沙湖站時,她能清楚地看到水流從站臺頂部滴到車廂,從車廂撤離出地鐵口時,水位一度高至膝蓋。
18日下午,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杭州地鐵處獲悉,事故原因系當天下午3點金沙湖公園下沉廣場出現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鐵站形成澇水。當晚11點,“錢塘發布”通報稱,金沙湖公園漏水處圍堰已筑牢,地鐵站已停止進水。
5月19日,據杭州地鐵官方消息,地鐵1號線已恢復通車,金沙湖站于17點30分恢復運營。運營方杭州杭港地鐵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事故報告將通過官方發布。
官方:系湖水外溢,無人被困
據了解,杭州地鐵1號線為湘湖至蕭山國際機場線路,全程33個站點,途經蕭山區、濱江區、上城區、拱墅區、錢塘區等5個地區。
5月18日當天,乘客李先生和往常一樣,從“鳳起路站”上車,計劃坐到“文海南路站”轉線,中間途經“金沙湖站”。李先生向記者回憶,傍晚,車廂行駛途中,顯示屏上突然只有“九和路”是亮著的,其余站點都暗了下來。身邊的不少乘客不時看向站點顯示屏,他才意識到,顯示屏的變化是在通知乘客運營線路調整。
因金沙湖站受進水影響,許多乘客被安排在金沙湖站前四個站的“九和路”下車。李先生稱,19點20分左右,他從九和路站下車,地鐵站臺內的廣播一直播報著運營線路的調整,站內工作人員比平時多了不少,引導乘客前往A出口乘坐接駁車。
隨人流出站時,李先生看見接駁車正一輛輛地開過來,“下車后所有人都比較有秩序,我看到乘客也都很冷靜。現場大概有10輛車左右,我等了兩三分鐘就上車了。”一位同樣在九和路下車的市民梁先生告訴記者,地鐵站外的人流堪比“春運”。李先生在接駁車上看到,大量的人聚集在馬路兩側,人流大概綿延了200米以上。
18日下午7時45分,“錢塘發布”官微通報,18日下午3點,金沙湖公園下沉廣場出現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鐵站形成澇水。相關部門立即組織應急搶修,開展管涌封堵和積水外排,現場人員已全部疏散,無人員被困。
專家:管涌或因湖底發生震蕩
此次管涌是如何產生的?多位杭州市民認為,可能是附近正在施工所致。據當地市民介紹,金沙湖公園中有一個人工湖,去年12月底竣工,目前還未正式對外開放。華南地區一位資深地鐵工程師告訴記者,施工只是發生管涌的其中一個可能性,但目前尚未看到附近有施工的相關報道。
這位工程師指出,“一般而言,沒有機械擾動的話,土體是可以維持一個平衡狀態的。如果附近有施工或是機械振動,對土體造成一些擾動的話,就有可能造成管涌。”
該工程師介紹,修地鐵時,一般是在地鐵周圍挖一個基坑,做地下連續擋水墻,或者是打上間距1米至1.5米的圍護樁,中間通過固定網片噴上混凝土,后者只稍微起到擋土的作用,沒有防水作用。“據現場視頻和通報來看,發生管涌的可能原因是湖底發生震蕩,水流帶著泥沙往下沉廣場方向沖。由于地勢原因,湖水流進下沉廣場后,就通過修建在下沉廣場中的地鐵出入口,流進地鐵站。”
華南理工大學黃國如教授向記者介紹,簡單理解管涌,一般指的是堤防管涌。地下滲流的流速很慢,土體會因此形成孔穴。水在孔穴中流速增大,就會引起細顆粒被沖刷帶走的現象,導致水出現管涌。“管涌的危害就是使堤防的水閘、地基、土壤骨架被破壞,之后被掏空,引起建筑物塌陷,形成嚴重的決堤、潰壩。”
黃國如教授指出,“每年夏天地鐵進水不是個案,管涌有的比較慢,時間一長,土沖掉后,水就沖出來了。下沉廣場地勢較低,下面還有土壤,可能是地基的問題,但地基漏水也不會漏這么多,具體情況還需要現場分析。”
今天(5月20日)中午,有杭州市民報料:錢塘區海達南路與天城東路交叉口西北側的金沙湖公園下沉廣場,疑似又漫水了。
大家都知道,5月18日晚上因為金沙湖湖水外溢,地鐵1號線金沙湖站、金沙湖公園下沉廣場及地下車庫進水。隨后,經過相關部門連夜處置,積水被排空。
中午接到報料之后,小時新聞記者趕到現場,發現漫水屬實。
記者發現,目前天城東路西側路段已進行臨時交通管制(東向西封道),路邊停著大量工程車輛和搶險車輛。
搶險車輛集中在金沙湖的東南角,而金沙湖地鐵站位于金沙湖的東北角。
小時新聞記者從杭州地鐵集團了解到,目前地鐵1號線正常運行。
現場有大量工程車輛進出,也有挖掘機正在運行,像是在進行圍堰作業。
同時,也看到有施工人員正在一處積水中架設水管。
小時新聞記者隨后進入地鐵金沙湖站走訪,發現確實一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