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印度方面首先越線滋事,非法進入我國領土,我國邊防部隊為維護國家利益,不得不進行還擊,由此,中印在加勒萬河谷爆發激烈沖突。
在沖突之后,印度媒體率先報道了此事,對我國進行了大肆的污蔑和造謠,還聲稱自己“大勝而歸”,但隨著我國公布了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的細節、以及我方的傷亡情況后,印軍到底有多少傷亡又成為了媒體熱議的話題。
印軍到底有多少傷亡?連印度自己都有好幾種說法,可能連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在這場沖突中到底有多少傷亡,而這也只能證明,不尊重事實的做法、報道永遠不可能掩蓋真相。
中印爆發激烈沖突,中方一直保持克制
2020年6月,一則消息引爆了互聯網:中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爆發激烈沖突,有人員傷亡。
國內網友對于此事激憤不已,紛紛指責印度方面挑釁鬧事,在網絡上吵得不可開交,而印度方面則大放厥詞,聲稱是“中方挑起了沖突”,甚至還有印度人大言不慚地表示中方在此次沖突中“有數十人傷亡”,以吹噓自己的“勝利”。
6月19日,中方公開了此次沖突的來龍去脈,粉碎了印度方面的謊言。
實際上,加勒萬河谷就位于中印邊界中方控制的一側,但早在2020年4月以來,印度方面就在加勒萬河谷地區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還不顧中方的交涉和抗議,變本加厲地越線滋事。
2020年6月15日,印度邊防部隊更是打破雙方共識,跨越實控線挑釁滋事,還暴力攻擊我國邊防官兵、造成人員傷亡,嚴重破壞了地區穩定。
在外交部后來的回應中,中方更是明確指出,此次事件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的責任完全不在中方。
因為此事完全是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線、挑釁攻擊在先,違反了國際規則,中方在此事中已經保持了極大的克制,以便讓加勒萬河谷地區局勢降溫。
而且,我國在揭開加勒萬河谷沖突真相時,還保持了極大的克制,并沒有公布中印雙方的傷亡人數。
直到2021年2月,《解放軍報》才刊發了關于邊防官兵衛國戍邊先進事跡的報道,首次證實了我方在沖突中的傷亡的情況。而此刻,中印軍隊已經脫離接觸,即將進行第十輪軍長級會談。
我方選擇在沖突爆發半年、地區局勢降溫后才公布傷亡情況,很明顯是考慮到如果在沖突當時,我方就公布了我方4名官兵犧牲、1名團長重傷的情況,無論印度方面到底有多大的傷亡,都會導致我國民眾群情激奮,到時事情必定很難收場。
畢竟哪怕是在沖突結束半年后,都依舊有無數國人無法接受中印邊境沖突,我國居然有多人犧牲的情況,在網上留言稱,這是“血海深仇”,因為不管印度有多少傷亡,都不可能換回我國戰士的生命。
只是印度方面似乎并沒有這種“覺悟”,在沖突發生后,印度軍隊、媒體一直在大肆炒作此次沖突,并散布不實信息,在國際上造成了惡劣影響,也令國人對此更加憤慨。
可假的就是假的,永遠不可能成為事實,因為在這次沖突中,就算印度一部分媒體和民眾大肆渲染自己的“勝利”,但他們連自己到底有多少勝果、有多少傷亡都說不清楚,根本無法令人信服。
印軍到底有多少傷亡?四種說法難辨真假
雖然中方在公開自己傷亡情況時,并沒有公開印度的傷亡情況,但我國的這一舉動,卻讓“印軍到底有多少傷亡”再一次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總結一下,印度國內對于己方的傷亡情況總共有4種說法,每一種都看似有一定的依據,但又似乎有點“模棱兩可”。
第一種是在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剛剛爆發后,印度媒體搶先爆料的數字,當時又印度媒體引用“軍方消息人員”的說法寫道,印軍有20人死亡,其中有3人是在沖突中“當場身亡”,另外17人則是因為在沖突中受傷后,沒有得到及時救治而導致的失血過多至死。
另外,該消息人員還表示,印度軍隊還有數十人失蹤。
一開始,很多人相信了這種說法,但很快,印度媒體又自己“挖掘”出了一個所謂的“真實數據”:印軍至少47人死亡、110人重傷,其中24人的傷勢“危及生命”。
這一數據比之前的消息翻了一倍,雖然說我們中的許多人可能更愿意相信這個數字,但只要看完全文,就可以知道印度媒體的這份報道并不可信。
因為在這篇報道中,印度方面還提及了中方的傷亡情況,報道聲稱印軍的攻擊給中國軍隊造成了“上百人死亡”,甚至還附上了一份詳細的“傷亡名單”。
先不說印軍有沒有能力、有沒有可能對我國造成這么大的傷害,就說印度居然能夠公布我國的“傷亡人員名單”,還“有名有姓”,就已經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了。
更“奇妙”的是,只要仔細看看印度方面這份名單,我們還能看到“宋江”“吳用”等明顯從《水滸傳》中抄來的名字,因此,我們基本上可以肯定,這篇報道不過是印度媒體自己的狂歡。
而且,盡管這篇報道在當時引起了印度國內的一片歡呼,但隨著事態的發展,印度網友也開始冷靜下來,覺得自己被“愚弄”了,甚至有許多印度網友開始相信,印軍的傷亡數字比這更多。
眼見到國內的輿論開始變得難以控制,印度軍方主動公布了沖突中的傷亡數據,這也就是現在流傳的第三種說法——所謂的“官方數據”。
根據這份印軍官方數據,印軍在沖突中共有20人死亡,印軍上校指揮官桑托什·巴布也在此次沖突中陣亡,另外還有76人受傷,10人被解放軍俘虜,還公布了印度方面陣亡人員的照片和姓名。
但在這份戰報中,印度軍方堅決不承認是己方主動挑釁,更是沒有提及印軍在遭到中方猛烈反擊后,立刻四下奔逃、潰不成軍,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敢返回現場搜救傷員。
實際上,這份戰報看起來似乎已經是最為貼近事實的了,畢竟以印度人的作風,要他們承認自己別“一擊即潰”,甚至在逃跑過程中還互相踩踏造成數十人掉落懸崖、摔入激流,當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假如他們承認了這一事實,也就根本達不到平息國內質疑、避免輿論影響邊境問題的目的。
而第四種說法則是令印度方面惱火的,也是最為“夸張”的一份數據。印度國大黨議員扎基爾·侯賽因在事后公開宣稱在這場沖突中造成了至少200-250名印度士兵死亡,而且,侯賽因還表示印度士兵在中印邊境是“望風而逃”。
這種說法令新德里感到十分惱火,但他們又拿不出什么像樣的證據進行反駁,這讓他們更是對此大為光火。
也許對印度來說更糟糕的是,因為從后來公布的視頻資料中看出了中印之間的巨大差距,似乎有越來越多人開始相信,印度此次的“雪豹行動”根本就是一場“落水狗行動”,印度方面傷亡慘重。
這些想法和態度的轉變,似乎正說明了印度自欺欺人的做法根本不可能永遠掩蓋真相。
自欺欺人永遠不可能掩蓋真相
印度方面在企圖掩蓋己方傷亡慘重的事實失敗之后,還試圖通過夸大我國的傷亡,來愚弄自己的人民。
在印度方面不得不承認己方有20人死亡之后,《印度時報》還試圖編造虛假消息來掩蓋事實。
2021年2月,我國《解放軍報》刊載的消息已經證實了我國有4人犧牲、1人重傷,但對此,《印度時報》選擇拒不接受,還專門刊發一篇文章聲稱,因為中國“從未”公布傷亡人數,他們根據各種報道估計,我國傷亡人數“超過40人”,該篇報道甚至還引用俄羅斯媒體的數據稱,我國的傷亡人數有“45人之多”。
印度媒體試圖用虛假的報道將自己包裝得十分強大,這似乎也是他們一貫的作風。早在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之時,印度方面就是這么做的。
1962年,當尼赫魯聲稱要將中國軍隊從印軍非法占領的中國領土上“清除掉”之后,我國確定了對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的決策。
這場自衛反擊戰中,在我國取得節節勝利、收復了印軍侵占的我國領土的情況下,我們主動提出了停止沖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建議,并停止追擊、主動后撤,展現出了我國的誠意。
但對此,印度方面卻宣揚稱,是因為我國的交通線拉得太長、很難抵擋印度的反攻,所以才不得不“停火”并“后撤”,甚至還有印度議員狂妄地表示,我國后撤是“出于恐懼”。
而且,在中印停火后,印度方面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肯承認軍隊已經停火,因為如果當時印度方面承認了此事,在印度人心目中,就相當于印度對中國投降。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尼赫魯在實施停火的那一天,還在一個小學生集會上發表講話稱,印度同中國的戰爭是“長期戰爭”,也許要拖到你們長大成人、能夠參加這場戰爭為止。
可事實是怎樣的呢?不管印度方面如何宣揚中國的“恐懼”、自己的“強大”,都無法改變龐國興3人戰斗小組擊潰印軍整個炮兵營的事實,也不能改變中國軍隊殲滅印軍3個旅、基本殲滅3個旅、繳獲大量武器裝備的戰斗結果,更不能改變我國驅逐了入侵的印軍、維護了我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勝利。
和現在一樣,印度的自欺欺人,不過是掀起了國內的狂歡、更加激發了印度國內的“民粹主義”思想。
也許有人會表示,是有人相信印度的種種說法的,只要印度“堅持不懈地造謠”,一定能夠將黑的說成白的,成功顛倒是非。
例如在網絡上,就有許多來自韓國的網友對印度表示支持,他們和印度網友一起指責中國“造假”,聲稱印度取得了加勒萬河谷沖突的“勝利”。
但這些人是真的相信、支持印度嗎?大多數人不過是想“反華”而已。他們根本不在乎與中國發生沖突的到底是印度還是美國,只要能逮到機會“反華”,他們就會加以支持。
實際上,更多的外國網友在看過中方公布的視頻之后都在留言諷刺印度。有人表示,中方已經拿出了證據,現在輪到印度證明中國越界了;
有人表示,印度將會放出寶萊塢視頻,證明自己“殺死了40個中國士兵”,取得巨大勝利……不僅僅是中國人,似乎大多數外國人都在看輕印度,也許這正是因為,印度方面總是想要用謊言掩蓋事實,總是將“現在的印度已經不是1962年的印度”掛在嘴邊,實際上卻沒有做出任何改變。
從1962年到現在,印度方面做得最多的,還是捏造謊言取得國內輿論的支持,或是用“勝利的表彰”來轉移民眾的視線。
在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中,走在最前面、有推搡動作的是2018年加入印軍的曼寧巴,許多人認為他就是挑起此次沖突的“罪魁禍首”之一。
在沖突后,印度方面幾乎無人提及曼寧巴,也沒有人對他進行任何報道,但當我國公布了加勒萬河谷沖突的視頻后,印度方面突然開始高調接見和贊揚曼寧巴,聲稱他“為國家挺身而出”。
很明顯,印度方面是顛倒是非黑白、轉移民眾注意力,并妄圖繼續以“民粹主義”凝聚全印度,可這樣的“凝聚力”又能持續多久呢?
林肯曾說,你不可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所有人。這句話應當送給印度,即使在短時間內有人相信了印度方面的謊言,可謊言遲早會被戳破,到了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受到傷害的也只會是印度、是印度的民族尊嚴。
如今有許多國家看輕印度、認為印度不可能與中國爭做世界大國,也正是因為印度的民族尊嚴,早已在一次次謊言中被消磨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