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插圖問題事件是誰發現的?人教版教材用了多久主編怎么了?

日期:2022-05-29 20:45:1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人教版數學教材插圖遭吐槽

最近,人教版數學教材爭議風波持續發酵。

不少網友反映,人教版1到6年級的小學數學教材插畫人物形象非常奇怪。

插畫中幾乎所有的兒童都目光呆滯,臃腫笨拙,毫無美感,跟其他版本的教材插圖相比,存在著明顯差距。

下圖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課本的封面:

為何幾年前審的教材現在出問題?人教版數學教材插圖遭吐槽 教材“丑”插圖來自吳勇工作室

據澎湃新聞報道,備受爭議的插畫來自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涵蓋一年級到六年級,于2012年或2013年審定,教材用了多年才發現插圖“丑”,版式設計和插圖來自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

為何幾年前審的教材現在出問題?人教版數學教材插圖遭吐槽 教材“丑”插圖來自吳勇工作室

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并不存在 教育部回應已介入調查

5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網微博回應稱,已關注到網上關于教材封面和插畫的意見,將及時組織專家認真研究,已著手重新繪制有關冊次數學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圖,改進畫法畫風,提高藝術水平,充分發揮教材封面和插圖的育人作用。同時,將舉一反三,全面評估所出版教材的封面、插圖,進一步提高設計質量。

對此,有網友認為插畫事件應該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并質疑插畫設計方“ 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并未合法注冊。

封面新聞記者在天眼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查詢,均未查到該工作室注冊信息。

根據裁判文書網顯示,北京互聯網法院曾在2021年12月24日下達一份判決書,涉案雙方為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及廈門某公司。在判決書中顯示,人教社公司稱教材封頁中標注的版面設計和插圖設計為“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但并實際沒有“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這一單位,該“工作室”實質上就是《委托設計制作合同》中的吳勇。

5月26日,教育部官方微博轉發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回應,同時教育部教材局表示已介入事件調查。

人教版數學教材時隔十年被揪出隱藏的配圖問題,同步被曝光的還有一起幼兒讀物“舔手臂”的配圖。其實此類事件絕非孤例,從官方教材、兒童讀物、電子游戲到服裝配畫,幾乎每個領域都持續爆發過類似涉童內容翻車事件。


當然輿論中照例少不了以“多元價值”“審美趣味”為名的洗地辯白,這種自以為是的說辭根本不值一駁,因為“美”本身也要以“真和善”為根基和尺度,一味脫離價值內涵,空談“個體和自由”的“美”,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


教育本就是教化,要因循傳統、直面良知、發現“真善美”,以實現個體社會化,而“真”和“善”永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育是神圣也是現實的事業,需要嚴肅的社會控制和價值規范,有什么樣的教育就有什么樣的國民。


教育無小事,容不得半點馬虎,來不得半點搖擺,更經不起半點折騰。在此,暫且不去對相關事件做過多陰謀論推定,但就事情本身而言,為什么這類問題教材能夠堂而皇之的存續如此之久,其間暴露的各個問題確實值得深深反思。


反思一:圖書出版審核機制為何失效?嚴肅的官方教材尚且如此,其他普通讀物該如何堅守價值的底線。


反思二:圖書出版行業魚龍混雜、劣幣驅逐良幣,行業準入、劣汰和自律機制如何發揮作用?如何確保心不正、氣不純、業不精的作家封禁出清?


反思三:作為關鍵角色的老師,朝夕使用的教材,持續這么多年,為何未能識別出問題?


反思四:作為最后一道關口,廣大家長如何提高意識,自覺擔當審書薦書的責任,守護好孩子的精神食量?


反思五:社會思想領域的對立分化是事實,而話語權的爭奪從來都是無聲無息的,我們的社會對此是否有足夠的認識和行動?


武器可以肉體上征服人,唯有教育可以思想上奴役人。守護好教育,守護好孩子,就是守護我們的未來。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