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城市gdp排名全國最新100強一覽表,2022城市gdp排名第一季度排名

日期:2022-06-06 21:08:38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時間如流水一般,如今2021年已經過去有5個多月時間。全國各地的經濟數據已經基本公布,雖然還有一小部分還未發布,像新疆、青海等只公布了幾座城市,但是這已經不影響,我國GDP100強城市的出爐。歷年,關于GDP100強城市的話題就很多,屬于一個熱點,大家都比較關心。今年的百強城市名單的門檻為河南省駐馬店市,其GDP為3100億元,與去年相比,百強市的門檻增長了297.88億元,名義增幅達到10.63%。

2021年GDP100強城市:蘇州第6,南寧第51,宿遷第75,宜賓第98


具體來看,我國GDP10強城市已經基本穩定,自2020年南京趕超天津之后,2021年并無任何變化,還是那10座城市。這十大城市中,除了蘇州之外,皆是直轄市、省會和副省級城市。作為普通地級市的蘇州有多強?在2021年的GDP為22718.34億元,處于全國第6,比成都、武漢、杭州、南京等強二線城市都要高!蘇州為什么這么強?在2021年蘇州的工業產值突破4萬億元,在半導體、先進材料、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已經在全國領跑。

2021年GDP100強城市:蘇州第6,南寧第51,宿遷第75,宜賓第98


與GDP10強城市不同的是,20強城市的競爭尤其激烈,像濟南、合肥、福州、泉州、南通、東莞、西安都具備爭奪全國20強實力,然而前面已經有17座城市預定了名額,7大城市之后3個20強名額。最終,三大省會城市,濟南、合肥和福州成功搶到20強席位。其中,福州表現搶眼,其在2021年的實現11324.48億元的GDP總量,成功趕超泉州進入前20。

2021城市gdp排名全國最新100強一覽表

2021年GDP100強城市:蘇州第6,南寧第51,宿遷第75,宜賓第98


前50強城市中,還是主要以東部地區城市為主,能夠上榜的中西部城市,主要還是一些大省省會和特別搶眼的普通地級市,比如說,昆明、南昌、太原這樣的大省省會,和洛陽、榆林、襄陽這樣明星級中西部普通地級市。讓人比較意外的是,廣西首府城市南寧在2021年意外出局50強,以5120.94億元的GDP處于第51,而處于第50的太原為5121.61億元,僅差0.67億元。

2021年GDP100強城市:蘇州第6,南寧第51,宿遷第75,宜賓第98


在前100強城市中,已經開始大量出現中西部普通地級市,但從上榜的城市來看,大都是省內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比如宜昌、岳陽、南陽、曲靖等等,標志著我國中西部地區已經開始慢慢崛起。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的表現,很多人只是以為全省僅有成都,其實綿陽和宜賓也都進入百強,其中,宜賓以3148.08億元處于第98,已經連續兩年進入全國百強。

2021年GDP100強城市:蘇州第6,南寧第51,宿遷第75,宜賓第98


同時,另一個現象則是強者恒強,一些東部強省,不少處于省內倒數的地級市也上榜全國100強,最為典型的就是江蘇。你很難想象的是,江蘇省的“十三妹”宿遷,以3719.01億元,處于全國第75。回顧,宿遷的近十年的發展,你會發現真的是越來越靠前,從2012年的全國第106,到2014年首次以1930.68億元處于第99,再到2021年的全國第75,十年宿遷市在全國進步了32名。

2022城市gdp排名第一季度排名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2022年第一季度,我國的GDP總量也已經高達42515.13億美元,雖然說相比于全球第一的美國接近60,000億的美元還有著不小的差距,不過在一季度的GDP總量上,卻比日本、德國、印度、英國4個國家加起來的總量還要多,平均增速相比往年同比增長了11.2%,坐擁著如此巨大的經濟體量與超快的發展速度,似乎也讓很多外國學者口中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謠言不攻自破,那么在今年的第一季度之中,我國國內的城市排名又如何呢?


而從已經過去的2022年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很多一線城市都向我們展現了巨大的經濟潛力,其實從去年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北京、上海還是深圳,它的GDP總量都已經突破了30,000億人民幣的大關,那么在今年第1季度北京與上海兩座城市的經濟發展究竟又如何呢?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上海市在今年前三個月的GDP總量已經超過了10,000億人民幣的大關,而反觀北京市的經濟總量為9413.4億元,可以說在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已經超越北京成為我國的第一大經濟城市,如果按照如今這種發展速度的話,在2022年無論是上海與北京,在今年的GDP總量上,絕對都能夠突破40,000億人民幣的大關。


而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十強城市榜單之中,我們可以發現南京的表現尤為亮眼,原來在今年第1季度就從南京的GDP總量已經突破了4,000億人民幣的大關,由此可以判定在今年南京市的GDP總量大約會在1.3萬億人民幣規模左右。


而在榜單之中,有兩座城市的發展尤為亮眼,那便是青島正式完成了反超長沙的舉動,從去年的數據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青島的GDP總量為3065.42億元人民幣,而長沙成為3065.49億元人民幣,相比青島要多出了700萬的GDP總量,然而在今年一季度的GDP出爐之后,我們可以發現青島卻已經以3372.47億元人民幣的GDP總量遠超長沙市的3293.38億元。


下面為大家帶來2022年我國23城市的GDP數據排行榜的具體情況吧, 上海(10010.25億元)、 北京(9413.4億元)、 深圳(7064.61億元)、廣州(6751.84億元)、 重慶(6398億元)、蘇州(5136.7億元)、成都市(4894.99億元)、 杭州(4539億元)、南京(4003.78億元)、武漢(3960.11億元)。


天津(3538.52億元)、寧波(3516.4億元)、青島(3372.47億元)、長沙(3293.38億元)、無錫(3226.97億元)、鄭州(3138.1億元)、 佛山(2742.13億元)、南通(2417.01億元)、濟南(2642.42億元)、西安(2638.03億元)。

縱觀今年一季度,我國GDP總量23大排行榜之中,我們發現作為集全省之力發展起來的安徽省會合肥此次卻位列榜單20名之外,這是不是意味著今年合肥依舊處在二線城市的隊列之中呢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