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計的故事是陽謀嗎?金刀計為什么無解被稱為第一間計?

日期:2022-06-07 09:53:14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金刀計的故事是陽謀嗎?金刀計為什么無解被稱為第一間計?

陰謀是暗中使絆子、設陷阱,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落入圈套。陽謀是光明正大地給人設圈套,讓人明知道是坑、是陷阱,卻又不得不跳。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當我們知道前面是陷阱時,即便人們必須要跳,但也有很多人會陰奉陽違、暗度陳倉,將陽謀對自身的危害,盡可能降到最低。

最高明的陽謀,是讓人躲無可躲的計謀。例如漢武帝的推恩令,諸侯即便知道漢武帝是想要“削藩”,他們面對朝廷和封國內部的壓力,不得不按照漢武帝的意思,將自己的封國一分為多,但藩王也不是沒有一點應對之策。中山靖王劉勝,他有120多個兒子,他按照漢武帝的意思,封了20多個兒子后,就不再封了,給自己留了一些地盤,算是巧妙地應對了“推恩令”。

古代第一計“金刀計”,究竟有多厲害?古今聰明人誰都無法破局


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一個非常高明的陽謀。劉備等人明知道,曹操是“漢賊”,漢獻帝是曹操的傀儡,漢獻帝下的命令,是曹操下的,但如果他們不聽從,就成了對抗朝廷、對抗皇帝的亂臣賊子,這讓劉備等人不得不聽從。不過,劉備等人也有應對之策。例如曹操以漢獻帝的名義,讓劉備去征討袁術,劉備是雷聲大雨點小,做做樣子,并不和袁術真刀實槍地干。

相對于推恩令、挾天子以令諸侯,古代最厲害的陽謀,實際上是金刀計,古今聰明人至今都難以破局。

金刀計出現在五胡亂華時期的前秦。西晉大亂后,塞外的游牧民族紛紛入侵。晉元帝為了躲避災禍,渡江南逃,中原士族也紛紛跟隨他南逃,史稱“衣冠南渡”。北方地區被游牧民族所占據。氐族人苻健在漢中地區,建立了前秦。苻健去世后,其子苻生繼承了王位。苻生淫殺無度,最終苻堅在大將王猛的幫助下,殺了苻生,取而代之,做了前秦皇帝,王猛做了前秦丞相。

古代第一計“金刀計”,究竟有多厲害?古今聰明人誰都無法破局


前秦在苻堅的治理下,“關隴清晏,百姓豐樂”。

前秦國力蒸蒸日上,它的對手前燕,卻出現了內斗。

前燕名將吳王慕容垂,在枋頭之戰中力挽狂瀾,率兵擊敗西晉,這讓他在前燕的威望達到了巔峰。“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慕容垂光芒太耀眼后,引起了前燕重臣慕容評的嫉恨和太后段氏的猜忌,兩人聯手陷害慕容垂。慕容垂知道后,害怕被人所殺,只能逃往前秦,去投奔苻堅。

慕容垂名聲在外,苻堅得知他要來投奔自己,親自前去迎接他。到前秦后,苻堅也極為優待慕容垂。在前燕,慕容評容不下比他能力更強的慕容垂,到前秦后,前秦名將王猛,同樣也容不下他。王猛對苻堅說:“慕容垂是一等一的謀略家,必不會久居他人之下,他遲早會背叛苻堅,成為前秦的敵人。”王猛勸說苻堅除掉慕容垂。苻堅認為慕容垂是個忠厚之人,不肯殺他。

古代第一計“金刀計”,究竟有多厲害?古今聰明人誰都無法破局


王猛有王佐之才,但也是個心胸狹窄的陰狠之輩,苻堅不肯殺慕容垂,他就設計讓苻堅殺慕容垂。

王猛所設之計,就是著名的金刀計。

370年,王猛要攻打前燕時,他讓慕容垂的兒子慕容令做了自己的向導。臨行前,王猛去見慕容垂,對慕容垂說:“今當遠別,何以贈我?使我睹物思人”。兩人要久別了,王猛希望慕容垂贈他一件禮物,以便他想念慕容垂時可以睹物思人。慕容垂將自己腰間佩戴的金刀給了王猛。

王猛買通了慕容垂的親信金熙,讓他拿著金刀去見慕容令。金熙以慕容垂的名義對慕容令說:“他們父子來投奔前秦,是為了避禍,現在王猛容不下他們,苻堅怎么想的難以預測,他擔心他們久居前秦,會有危險。他聽說他們父子離開后,前燕皇帝非常后悔,于是決定返回前燕。現在他已經在去前燕的路上了,事情緊急,來不及當面說,讓慕容令看到金刀后,也逃往前燕。

古代第一計“金刀計”,究竟有多厲害?古今聰明人誰都無法破局


慕容令信以為真,逃往前燕。

慕容垂得知慕容令逃跑后,嚇得魂飛魄散,當真以為兒子背叛了前秦,這讓他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為了保命,他急忙出逃,但被士兵捉到了。回到長安后,苻堅大度地原諒了他,依舊厚待慕容垂。慕容令回到燕國后,燕國對他的兩次背叛心有芥蒂,將他流放到了沙城。慕容令不甘心,起兵造反,最后失敗并遭人誅殺了。慕容垂因為苻堅的大度和寬容,反而得以善終。

中國古代有不少陽謀,那是一個比一個難解,尤其是四大陽謀之一的“金刀計”,更是讓人防不勝防,換任何一個人來,恐怕也無法破解,只能挨刀,堪稱千古陽謀。

所謂“金刀計”,是反間計的一種,也是古代反間計的巔峰。

事件發生的時間是東晉十六國時期,涉及前燕和前秦兩個國家。

實施者是前秦丞相王猛,被害者是前燕吳王慕容垂,以及他的兒子慕容令。

接下來就是事件發生的過程。

公元367年,東晉大軍壓境,慕容氏節節敗退,眼看國家就要滅亡。

古代四大陽謀之一的“金刀計”,讓人防不勝防


此時慕容垂力挽狂瀾擊敗東晉大軍,保全了領土,還重創了東晉的士氣,使其再也沒有能力進犯前燕。

然而讓慕容垂沒有想到的是,他幫助前燕擊敗了東晉的進攻后,反遭到親叔叔以及太后的陷害,差點死于非命。

看來這有能力的人,在任何朝代都會受到別人的妒忌和陷害,比如之后的岳飛,李存孝等人都是如此。

為了活命,慕容垂帶著一家人連夜逃亡,跑到了前秦的地盤尋求庇護。

前秦的皇帝苻堅,是個出了名的好脾氣,不僅以禮相待慕容垂一家,而且還給予高官厚祿,真真是絕世好人一枚。

可是前秦的丞相王猛卻在私底下提出了抗議。

作為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一眼就看出慕容垂不是池中之物,留在這里必然會帶來災禍。

古代四大陽謀之一的“金刀計”,讓人防不勝防


不過皇帝不為所動,這就讓王猛很是無奈。

但為了前秦的未來,他決定自己解決慕容垂一家人,于是千古陽謀“金刀計”就此誕生。

此計一環扣一環,第一步明里暗里向皇帝提議攻打前燕,一來是可助慕容垂一家人報仇,另一面也可以幫助國家開疆拓土。

第二步,皇帝答應王猛帶兵攻打前燕之后,王猛又因為不熟悉地形為由,邀請慕容垂最有作為的長子慕容令來當向導。

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出征前夜,王猛先把慕容令安排在軍中,然后不請自來,跑到慕容府中做客。

古代四大陽謀之一的“金刀計”,讓人防不勝防


雖然王猛經常在皇帝面前說他們一家人的壞話,但今天主動前來拜訪,作為主人,慕容垂自當要盡地主之誼,為大將軍設宴餞行。

當然,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此機會巴結一下王猛,希望他可以多照顧一下自己的兒子。

席間二人你來我往相談甚歡,但沒想到王猛話鋒一轉,說慕容公子畢竟是燕國出來的人,如果到了前線臨陣倒戈跑去通風報信怎么辦?

慕容垂嚇得一時失語,半天說不出話來。

王猛窮追猛打,當場拿出紙筆讓慕容垂寫一封信,讓他好好告誡一下自己的兒子,千萬不要做出反叛的事情來。

當然,為了讓慕容公子信服,還要交一個信物給他,連同信件一起帶過去。

古代四大陽謀之一的“金刀計”,讓人防不勝防


事出突然,慕容垂的身邊只有一把系在腰間,曾陪伴自己征戰沙場的金刀可以當信物,于是從腰間解下來,連同書信交了出去。

第四步,有了這把金刀,事情就很好辦了。

隨后王猛找來事先從慕容垂身邊收買來的親信,讓其帶著刀和一份假的口信去找慕容公子。

假口信的大概內容是:他們投靠前秦之后,王猛就一直想要加害他們。而現在就更絕了,要滅掉祖輩打下的基業,還將兒子也帶走,這分明是想半路殺人滅口。

此外,燕王對之前加害他們的事情也有些后悔,既然如此,不如趁著月黑風高趕快逃走,到燕國去報信,然后再設法搭救自己。

古代四大陽謀之一的“金刀計”,讓人防不勝防


然而這些事情還沒來得及交代,兒子就被王猛帶走,安置在軍營之中,現在迫于無奈特讓親信帶金刀傳口信,見刀后速離。

這四個步驟走完之后,王猛捋了捋胡子,靜靜等待慕容令的出逃。

而慕容令看著手里的金刀,回鄉親信所說的話,再聯想到平時王猛的所作所為,也不得不信,于是帶著父親的金刀連夜逃走,跑去燕國報信去了。

至此,“金刀計”全部完成。

我們看,此計連扣四環,而最為核心的就是金刀。

再加上被收買的慕容家的親信,這就形成了雙保險,讓中計之人無法辨別,只能相信,是一個無解的陽謀。

古代四大陽謀之一的“金刀計”,讓人防不勝防


其實后世之人曾試圖去破解。

但總結之后,似乎只有慕容公子意志堅定,除了父親本人的話之外,任何人的話都不相信,才能破解此計。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試問其父親腰間的金刀,以及自家的親信同時到場,除了其父親,沒人能夠做得到。

此外親信所說之話,也是他們父子二人平時的真實遭遇,這就形成了完整的邏輯鏈,換做任何一個人,只有挨刀的份。

參考資料:《晉書》《東晉十六國》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