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平被留置立案的原因,王繼平為什么被抓?

日期:2022-06-09 08:49:37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王繼平被留置立案的原因,王繼平為什么被抓?

董事長王繼平被立案調查的消息,讓本就處于低谷狀態的誠邁科技(300598.SZ)更加風雨飄搖。6月7日晚間,這起黑天鵝事件引發深交所關注,要求誠邁科技補充披露更多信息。

有市場分析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王繼平作為誠邁科技創立至今的核心人物,他不能正常履職,無論從長期的公司信譽與發展,還是短期的業務與股價來看,都將對誠邁科技產生負面影響。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誠邁科技曾是十倍大牛股,一度因為華為概念被市場炒作,而今如今較高點已蒸發80%。

并未透露為何被調查,深交所發函

6月7日晚間,深交所創業板向誠邁科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截至目前就王繼平被留置調查涉及具體事項所掌握的信息,留置調查對公司的具體影響及公司應對安排。

從公告來看,誠邁科技于6月2日便得知了董事長王繼平被抓,但是這一消息被“捂”到了端午后。而王繼平被留置期間,暫由公司董事、總經理劉冰冰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責。

誠邁科技并未透露王繼平緣何被立案調查、公司其他主要股東是否涉案。不過,本次進行立案調查和實施留置的是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監察委員會。誠邁科技的注冊地與辦公地均在江蘇南京,年報披露的信息也未提及公司在浙江金華設有經營業務。對此,財聯社記者致電誠邁科技公司方面,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誠邁科技也曾是昔日大牛股,上市以來多個熱點概念傍身,例如區塊鏈、華為概念。自2019年8月底至2020年3月中旬,該公司股價曾一度上漲近10倍,股價高至180.88元/股,而后隨即暴跌。

2021年10月,誠邁科技與華為正式簽署HarmonyOS Connect相關合作協議。被看作“鴻蒙概念股”后,各大券商紛紛唱多。2021年10月底至11月初,誠邁科技在7個交易日內上漲了20.5%,最高漲至94.5元/股,這也成為截至今天的7個月里的最高價。而后股價掉轉往下,截至6月7日報收于39.02元/股,半年內該股股價再遭腰斬。

毛利率連續下降,2021年遭遇首虧

資料顯示,此次被立案的王繼平于1968年出生,在2006年創立誠邁科技并任董事長。誠邁科技專注于智能互聯及智能操作系統軟件研發的信息技術服務,主要客戶包括華為、英特爾等全球知名公司。2017年初,誠邁科技在創業板上市,但業績表現并不如人意。

2018年~2020年,誠邁科技營收從5.34億元增長至9.3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91.79萬元、1.69億元和5885.84萬元,分別同比增長-59.57%、964.29%和-65.26%。

值得注意,2021年,誠邁科技錄得上市以來的業績首虧,公司實現營收14.24億元,同比增長51.88%,扣非凈利虧損1766.94萬元,同比下滑144.16%。

今年一季度,誠邁科技的經營狀況繼續下滑,增收不增利。誠邁科技在調研紀要中表示,一季度虧損的主要系聯營企業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虧損,公司按權益法計提的投資收益引起。一季度人員工資增加,主要系公司規模擴大員工人數增長,成本隨之增長。

股東套現離場,融資進程受阻

經營業績不佳,誠邁科技重要股東卻在不斷減持。去年10月,誠邁科技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南京德博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47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

不過,期間南京德博卻未實施減持計劃,今年5月16日上述減持計劃屆滿之際,公司卻拋出新一輪減持計劃,減持股份比例與前次相同。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南京德博共持有誠邁科技4741.8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9.63%。其中已經質押1689萬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35.62%。

此外,今年5月份,誠邁科技的股東南京觀晨、南京泰澤減持計劃屆滿,二者分別減持129.83萬股、104.6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8111%、0.6538%。

稍早之前,今年4月,公司股東Scentshill Capital I 與 Scentshill Capital II合計減持公司股份369.77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3106%。

業績的低迷,也影響了誠邁科技的再融資進程,2021年年初,公司一度擬定增募資18.07億元,建設基于國產操作系統的應用軟件開發套件及遷移服務項目等內容。最終,誠邁科技卻因認購金額對應的發行股數不足擬發行股票數量的70%,中止定增進程。

誠邁科技:董事長王繼平被立案調查#董事長王繼平被立案調查,作為一家公司董事長絕大部分是因為經濟出了問題才被立案調查的,說得直接一點, 就是貪腐問題。
誠邁科技也作了聲明,公司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及業務流程,日常經營管理由公司高管團隊負責,公司高管團隊已針對相關事項做了妥善安排,目前公司經營正常。公司做出這系列反應是必然的,也是應該的。但如果說公司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及業務流程,可能就讓公眾難以相信了,如果誠如公司所言,那董事長就可能出問題。
所以,董事長出了經濟問題,說明這家公司的內控機制或多或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抑或是漏洞,這是目前很多公司的通病,我國企業公司治理還得不斷加強,內控能力還得不斷提高,只有增強公司自我監督、自我凈化能力,一切貪腐現象才沒有生存的土壤。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