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一個學士學位要多少錢?買學士學位是怎么操作的?買學士學位學位網可查可能性大嗎?

日期:2022-06-12 21:05:44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買一個學士學位要多少錢?買學士學位是怎么操作的?買學士學位學位網可查可能性大嗎?

學位證買不了,即使買了也不能在學歷網上查到。這買來的學位證也是假的,不受法律保護。學士學位證書的難度,其實比本科學歷的難度還要大。如果你想去買一個學士學位,是基本不可能的。有可能你買到的學士學位是假的學士學位。學士學位,不論是全日制的還是非全日制的,都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被授予。所以你最好不要去買學士學位,因為買的學位一定是假的。學士學位證是不可以買的,你如果要買賣學士學位證拿,這是一種犯法的事情,這種東西的話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你如果想要一個學士學位證,那么你就自己去好好學習考一個本科,然后讓這個學校給你頒發一個學士學位,這個都是可以的你千萬不要自己去搞。


5月底,上海教育局陸續公布了2022年義務教育招生細則,包括16區公辦小學劃片范圍、公辦初中對口方式、民辦學校招生計劃、本市戶籍人戶分離實施細則等。此次,大方向上的變化不大,依舊是“公民同招”和“搖號”并舉,變化最大的在于增加了“民辦學位采購”和“非滬籍”入學放寬。

民辦學費降了 有些直接免學費

“政府購買學位”是各區參照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生均經費基本標準購買學位,更簡單地理解,其實就是政府貼錢給你讀民辦學校。

此次上海發布招生計劃的82所民辦小學,有35所參與了“政府購買學位”,占比42.68%;109所民辦初中發布招生計劃,有51所“政府購買學位”,占比46.79%。入學招生依舊實行公民同招和搖號政策。

關于大家更關心的學費問題,舉幾個例子:

“購買民辦學位”解讀來了,報名公辦or搖號民辦,一篇文章看明白


(從2011年起,上海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生均經費標準:小學生1600元/每年;初中生1800元/每年;)

表格中,比如世外小學每學期40000元(學費超出公辦生均經費基本標準),區按照市公辦生均經費基本標準購買學位,家長每學期只需補足差額25750元/學期;而民辦楊波中學,每學期15600元的學費低于上海市公辦生均經費基本標準,那相當于不用再交學費。

p.s. 政府購買學位,非滬籍能享受嗎?

非滬籍是否能享受要參照該民辦學校招生簡章要求,不同的民辦學校招生要求不同。如某些民辦學校原本就只招上海戶籍,而有些民辦學校原本它的招生要求上就對是否滬籍沒有要求。

并且,非滬籍入學的條件今年也放寬了,原先需一年內滿6個月社保,此次改為滿2個月即可。并且,沒拿到居住證的非滬籍家長,也可以進行信息登記。

“民轉公”可能是趨勢所向

同時,此次大多數民辦學校迎來了“更名”,民辦學校名字不能含公辦學校名稱,并且名字里不能冠以“中國/華”“全國”“世界”“國際”等字樣。“世界外國語”在此次更名中,將全名改為簡稱“世外”,也算保住了“金字招牌”;另外如:華二更名為“華曜”、上外改名“尚外”、上師改名“尚師”、同濟改名“存志”。

此次“政府購買學位“政策,是為了實現”民辦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內”的目標,同時也是實施“民轉公”政策的過渡(也就是說,還會有5%的民辦學校是正常收費的)。

以現在每學期每個孩子補貼14250/19250元的支出來看,按一個民辦學校400人來估算,一個民辦學校一年可能要多出1200萬的財政支出。這部分財政支出是一筆為數不小的撥款,長遠來看或許不會一直在這樣持續下去,這部分民辦學校或陸續轉成公辦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變化1:省錢了,學費降了

此次“民轉公”之后,學費降了,對每一個學生家長來說都是切切實實的“好事”,尤其是對于民辦已經在讀的學生來說,畢竟每個學期交出去的錢就能省下一萬多。

變化2:搖號或更“難”了

但對于那些即將面臨擇校的孩子來說,原本顧慮民辦學費高的那部分或許也會因為此次“降學費”而轉而選擇搖號民辦,所以,今年的民辦搖號或競爭更為激烈,搖中心儀學校的概率會降低。

另外,上文我們提到,有5%“純民辦”性質的,也就是暫時還沒有列入政府采購學位名單的學校,此次搖號的搖中概率或會上升(因為一部分“加個敏感型”會去學費支出更低的、有學位采購的民辦學校搖號)

變化3:英語學科占比或再下降

隨著《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發布后,課程比例又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其中,語文與數學的變化不大,英語占比下降到6%~8%,體育與健康課程比重有所上調占10%~11%,超過了英語的占比。另外科學、信息技術與美育藝術的權重,也有所上升。

課時的分配上,外語課的課時也有所減少,然而,在核心考試中英語所占的分數比重并未有變化,考試難度也并沒有見其有所降低,也意味著英語作為三大主科的地位暫時未被撼動。

但新課改中體育和美育所占課時的增加,配合“雙減”政策的落地,能看出國家更為重視青少年的藝術素養。并且在近幾個月的疫情封控階段,還提出增加勞動技能如燒菜能實踐類課程,未來或許“唯分數論”的時代即將過去。教育評價體系推進多元化改革,破除唯分數論、唯升學論、唯學歷論。

上海地區擇校報名及搖號大致時間表

“購買民辦學位”解讀來了,報名公辦or搖號民辦,一篇文章看明白


寫在最后:

國家每一次的教育改革,都會站在一個更高層面的戰略維度,并且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隨著這幾年“雙減”的加碼,入學實行搖號和公民同招,民辦學校再難搶占好生源,并且隨著此次“學位購買”,部分民辦學校陸續轉公辦也將成趨勢。

“民轉公”推進教育公平的同時,公辦教育資源也將通過“教師輪崗”“名額分配”等方式使“名校”打破學區壁壘,“名師”也不再是單一學校的排他性。

一次次政策落地讓教育漸漸回歸本質,優質的教育資源的配給將越來越平均化,絕不是按錢分配。

對這個話題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們討論。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