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嘴鷸遷徙經過我國嗎?勺嘴鷸遷徙路線圖簡介

日期:2022-06-15 22:03:01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勺嘴鷸遷徙經過我國嗎?勺嘴鷸遷徙路線圖簡介

條子泥:連接世界的中國濕地

遷徙途經江蘇鹽城條子泥濕地的極度瀕危物種勺嘴鷸。李東明攝/光明圖片

勺嘴鷸,長著一雙小短腿,背部披著灰白色縱紋——最特別的是,這種鳥的喙部呈扁扁的勺形,長相呆萌可愛。近年來,隨著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熱情的提高,這種“自帶飯勺”的小鳥也頻頻登上熱搜。

遷徙經過我國境內時,黃(渤)海區域尤其是江蘇省鹽城市的條子泥濕地是勺嘴鷸最重要的停歇地。2019年7月,位于鹽城市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鹽城濕地生活有哪些珍稀鳥類?作為我國第一處濱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其特殊意義表現在哪里?遺產地的下一步保護計劃是什么?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現場,記者采訪了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首席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雷光春。

記者:鹽城濕地生活有哪些珍稀鳥類?

雷光春:鹽城的條子泥濕地在歷史上長期受到黃河和長江的影響,陸地和海洋在近世相互作用極為劇烈。大江大河裹挾著的大量泥沙在南黃海地區沉積,在潮流和波浪作用下形成獨特的粉沙質潮間帶濕地和輻射沙脊群。數百萬畝灘涂上,港汊縱橫,各類魚、蝦、蟹、貝在此繁衍和棲息。這里既是人類重要的海洋經濟區,也是候鳥棲息的天堂。

勺嘴鷸是這塊濕地上最受矚目的明星鳥類,全球總數量約為600只,也是世界上最稀少的鳥類之一。作為濱海濕地的旗艦物種和傘護物種,勺嘴鷸勺子狀的喙在招人喜愛的同時,也意味著其食性相對狹窄,對濱海灘涂濕地的利用條件極為苛刻。因此,保護好勺嘴鷸就能夠保護好濱海濕地的整體生態環境。

此外,這塊遺產地還為小青腳鷸、大杓鷸、卷羽鵜鶘、黑嘴鷗、大濱鷸、黑臉琵鷺、東方白鸛等百余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棲息環境。就在今年9月下旬,有調查團隊在鹽城濕地監測到1164只世界級瀕危物種小青腳鷸,創下歷史新高。

記者:作為我國第一處濱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其特殊意義表現在哪里?

雷光春:作為中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地區的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首次以系列遺產地的形式申報,并將遷飛區內多處關鍵棲息地進行整體保護。這些舉措表明,中國始終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此外,該自然遺產位于世界最繁忙的鳥類遷飛區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心臟地帶,對整個遷飛區的生態安全至關重要。該遷飛區范圍從美國阿拉斯加、俄羅斯遠東地區向南途經日本、韓國、中國,繼而向東南亞延伸,直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覆蓋2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5000萬只水鳥途徑該遷飛區,包括鸻鷸類、雁鴨類、鶴鸛類等超過250個物種。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評估,整個遷飛區有16處潮間帶水鳥生物多樣性關鍵區域,黃(渤)海區域就占了7席,鹽城黃海濕地是其中面積最大、重要性最高的一塊,支持著種類眾多、數量可觀的鳥類在此停歇、集結、覓食、換羽、越冬和繁殖。全球超過50%的勺嘴鷸個體在此停歇和換羽,瀕危物種丹頂鶴幾乎全部的西部種群在此越冬。

記者:遺產地的下一步保護計劃是什么?

雷光春:目前,我們的團隊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遺產地申報工作。二期提名地共12塊,每個提名地都具有獨特的價值,是整個系列遺產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中國政府承諾,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提名包括所有其他系列提名地,并作為一個整體申報,以反映生態區的各項自然屬性及生物多樣性。第二期提名地將囊括更多區域,分布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上海3省2直轄市的黃(渤)海沿岸,多為大江大河(包括長江、黃河、灤河、海河、遼河、鴨綠江等)的河口。該舉措體現了我國遏制和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決心和擔當。

有著“鳥中大熊貓”美譽的勺嘴鷸來閩做客了。近日,我市觀鳥愛好者在泉州晉江圍頭灣記錄到兩只極度瀕危的珍稀鳥種——勺嘴鷸。據介紹,該種鳥類目前全球數量僅有600只左右。   作為珍稀鳥類,勺嘴鷸近幾年也稱得上是廈門的常客。據廈門市觀鳥協會記錄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連續四年,均有市觀鳥協會會員在廈門記錄到勺嘴鷸。市觀鳥協會理事陳浩介紹,根據往年的觀鳥記錄,明年春季,在廈門也有望觀測到過境的勺嘴鷸。 記者 顏梅麗   意外發現   混入其他鳥隊覓食玩耍 因嘴型特殊“暴露身份”   前段時間,在泉州晉江圍頭灣的一處灘涂上,一群身披灰、白羽毛,顏色和長相相近的鸻鷸類鳥類在灘涂上覓食玩耍,觀鳥經驗豐富的陳浩發現,有兩只勺嘴鷸混入其中,“隱藏”得極好。   “它嘴上的那把勺子暴露了身份。”陳浩說,勺嘴鷸外形最特別的地方,莫過于那個湯勺形狀的嘴巴,很形象地詮釋了名字的由來。   勺嘴鷸腹部羽毛為白色,背部羽毛為灰色花紋,好似穿著白色秋衣,外搭灰色外套。這種鳥體型嬌小,成鳥也只有成人手掌大小,憨態可掬。行走時常常低著頭,行進中不斷將嘴巴伸進水中或軟泥中來回掃覓食,因此常被觀鳥界稱呼為“低頭族”。   這兩只勺嘴鷸中,有一只身份特殊,腳上戴著綠色腳旗,上面寫著“7L”,說明這是一只被科學家環志的鳥兒。據了解,環志是研究候鳥遷徙動態及其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   “我跟這只‘7L’有著特殊的緣分,去年就認識它了。”陳浩說,“7L”是去年在俄羅斯出生的,去年他是第一個在監測網絡里監測到“7L”遷徙的人,在與俄羅斯鳥類學家取得聯系之后,論證了當年繁育的勺嘴鷸幼鳥是有能力獨自遷徙的,意義非凡。   觀測時機   明年春季有望再臨廈門 短暫停留3-5天   很多人關心,什么時候可以在廈門欣賞到勺嘴鷸的倩影?其實,勺嘴鷸稱得上是廈門的常客。從市觀鳥協會的數據來看,2017年至2020年連續四年,觀鳥愛好者均在廈門記錄到勺嘴鷸的活動,記錄到的時間是春季或秋季。   陳浩介紹,根據相關單位的調查顯示,目前勺嘴鷸在全球的數量僅為600只左右,比大熊貓的數量還少。勺嘴鷸的遷徙路線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在中國主要為旅鳥,部分為冬候鳥,一般春季和秋季途經中國,廈門是其遷徙路線上的一個站點,部分勺嘴鷸會在這里短暫逗留3-5天,補充食物后再繼續遷徙。   今年春季,陳浩也在大嶝記錄到1只勺嘴鷸。他說,按照往年的記錄情況,明年春季也有望在廈門繼續觀測到勺嘴鷸。

全球臨僅有600多只的勺嘴鷸,竟然現身江蘇鹽城,令人備感驚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俄羅斯的勺嘴鷸為什么出現在江蘇鹽城,此地到底擁有什么魔法。

罕見!俄羅斯的勺嘴鷸,全球僅有600多只,為何現身江蘇鹽城?


一、干飯的勺嘴鷸

大自然非常的神奇。它能夠包容世間萬物,而且大自然非常神秘,在大自然中存在著很多我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東西。比如說“勺嘴鷸”,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因為勺嘴鷸大都生活在俄羅斯,在中國很少能夠見到勺嘴鷸,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此前不久,人們就在江蘇鹽城發現了勺嘴鷸,一些人在網絡上看到勺嘴鷸的照片時,都非常好奇,因為勺嘴鷸與我們之前看到的鳥類有很大的區別。

罕見!俄羅斯的勺嘴鷸,全球僅有600多只,為何現身江蘇鹽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夠見到很多鳥類,有一部分鳥類是一些體積比較小的鳥類,而有一部分鳥類的體積比較大,嘴部也比較長,然而勺嘴鷸卻結合了兩種鳥類的特點,勺嘴鷸之所以被賦予這樣的名字,主要是因為勺嘴鷸的嘴部特別像勺子,當然它的嘴部也非常長,很多網友在看到勺嘴鷸的圖片時,迅速被勺嘴鷸圈粉,認為勺嘴鷸特別萌,認為勺嘴鷸是一個干飯的鳥。

罕見!俄羅斯的勺嘴鷸,全球僅有600多只,為何現身江蘇鹽城?


而人們之所以勺嘴鷸比較可愛,除了因為勺嘴鷸的外形之外,還因為勺嘴鷸的數量,勺嘴鷸是一個頻危物種,據不完全統計勺嘴鷸的數量在全球僅有600多只,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物以稀為貴”,數量比較少,外形比較可愛的勺嘴鷸,自然受到人們的歡迎,尤其是一些喜歡動物的人,在看到勺嘴鷸的圖片時,人們都想能夠近距離接觸勺嘴鷸,但是因為勺嘴鷸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很多人可能沒有辦法找到勺嘴鷸。只能通過一些視頻或者圖片來欣賞勺嘴鷸。勺嘴鷸大不部時候都生活在俄羅斯,當然當冬天來臨的時候,勺嘴鷸也會遷徙,其實對于鳥類來說,遷徙都是有一定路線的。勺嘴鷸也是如此,它們每年的遷徙路線是相同的,當然還要注意的一點是,鳥類對于遷徙環境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勺嘴鷸,當然最為瀕危物種,勺嘴鷸有一定的底氣,人們也希望為其創造適宜的環境促進其生長繁殖。如果能夠被勺嘴鷸認可,就能夠說明此地的生態環境是比較好的。因為如果此地的生態環境有問題的話,它們下一次的遷徙是就會換路線。

罕見!俄羅斯的勺嘴鷸,全球僅有600多只,為何現身江蘇鹽城?


二、現身江蘇鹽城

勺嘴鷸可是賺足了眾人的目光,很多人甚至希望能夠前往俄羅斯尋找它,觀察它的生活習性,當然這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喜歡鳥的人,然而如果你真的想要近距離接觸勺嘴鷸的話,其實不需要前往俄羅斯。在中國就可以看到勺嘴鷸,近日,有媒體稱,勺嘴鷸現身江蘇鹽城,甚至拍了一些照片與視頻,令人非常興奮,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為什么在中國能夠發展勺嘴鷸,而且它僅僅現身于江蘇鹽城,江蘇鹽城有什么樣的魔法,能夠得到瀕危物種的青睞,其實勺嘴鷸并不在我國生活。但是勺嘴鷸在俄羅斯生活啊,可能很多人看到這里又會提出自己的疑問,在俄羅斯生活與中國有什么關系。

罕見!俄羅斯的勺嘴鷸,全球僅有600多只,為何現身江蘇鹽城?


上面說到候鳥是要遷徙的,候鳥都要在南方過冬,在北方過夏,然而勺嘴鷸也是如此,勺嘴鷸從北方前往南方是需要經過中國的,而且前往南方的距離比較遙遠,勺嘴鷸肯定無法做到一直飛行,肯定要在中途暫時休息,而鹽城就是它們中途休息的地方,鹽城的風景非常秀麗,而且鹽城的生態環境非常好,其實不僅只有勺嘴鷸在遷徙的時候,選擇在這里休息,還有很多鳥類在遷徙途中選擇在這里休息,而今年已經不是勺嘴鷸第一次出現在江蘇鹽城的,2019年的時候,勺嘴鷸就曾出現在江蘇鹽城過,也將其視為遷徙途中“停機坪”,因為這里有77公頃的濕地,非常適合鳥類,每年的9月、10月,鹽城都會非常熱鬧,因為這里將迎來眾多的鳥類,它們在這里暫時歇腳,補充體力,畢竟長時間的飛行是一件非常勞累的事情,對于鳥類來說也是如此。勺嘴鷸在這里經常發揮自己的優勢,用自己類似勺子的嘴攪拌泥里的食物,尋找適合自己的食物,因為嘴部類似勺子的問題,勺嘴鷸尋找食物非常快,別看勺嘴鷸的體積并不大,但是勺嘴鷸在飲食方面是沒有禁忌的,基本上什么東西都能夠食用,當然它的主要食物是甲殼蟲,勺嘴鷸雖然近幾年每年都出現在鹽城,但是僅僅是在鹽城短暫停留,還要繼續向東飛去。其實只要鹽城維護好自己的生態環境,勺嘴鷸每年遷徙的時候都會路過鹽城,到時候喜歡勺嘴鷸的,可以去偶遇。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