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費盡辛苦所達到的終點,可能只是別人的起點。雖然不愿承認,但仔細想想,還真是這么回事(藍瘦香菇)。近期,一部反腐題材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引發人們廣泛熱議,除了電視劇的題材、演員、劇情等堪稱良心制作外,劇中的人物關系以及所折射出的階級對立與沖突等問題,也是吃瓜群眾們茶余飯后談論的熱點。
中國階級分層圖(2022中國收入階層劃分圖官方)。
2022中國社會劃為9個階級金字塔收入圖,中國各階層收入統計表

按照上圖,我們具體解析一下:
一、無產階級,占全國人口比例88.2%,大部分國人都包括在這里了,也是所謂的貧窮階層。
① 年均收入還沒到1.7萬,對應的是大貧窮;
② 年收入超過1.7萬,但還沒超過5.4萬,對應的是中貧窮;
③ 年收入超過5.4萬,但還沒超過18萬,對應的是小貧窮;
中貧窮和小貧窮對應的是企業的執行層,也就是剛畢業的學生們,大部分都還在貧窮的苦海里掙扎!

看到這里,小編心慌啊!奮斗多年,還是一個窮字。
二、中產階級,占全國人口比例11%,企業的管理層,包括部門老大、總經理、董事長都是這個階層的,也是所謂的自足階層。
① 年收入超過18萬,但還沒超過54萬,對應的是小自足;
② 年收入超過54萬,但還沒超過170萬,對應的是中自足;
③ 年收入超過170萬,但還沒超過540萬,對應的是小自足;

三、資產階級,占全國人口比例0.8%,企業的股東、皮革廠、服裝廠、電子廠一系列大廠大公司的老板都是這里的常客,也是所謂的富裕階層。
① 年收入超過540萬,但還沒超過1700萬,對應的是小富裕;
② 年收入超過1700萬,但還沒超過5375萬,對應的是中富裕;
③ 年收入超過5375萬,但還沒超過17000萬,對應的是大富裕;

看到這,怎么感覺,馬云爸爸已經超出所有的極限了?那么問題來了,馬云爸爸是屬于哪個階層?
中國社會劃為9個階級階段是怎么形成的感悟
總的來說,中國階層可分為三層九階,也就是大家普遍認同的:上層階層、中產階級、普通階層,每個層級又可細分出三個階級,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但是千萬不要對號入座哦 ~
1. 上層社會
上層社會的三個層級中代表性是政府高官、央企高管、名校校長等影響一個地區或行業發展的精英,占總人口數不足千分之二。
2. 中層社會
中產階級一般指廳、處、科級干部,教授、職業經紀人、名醫生、名律師、演藝明星、知名作家等,還包括部分高校畢業生、海歸、發展快速的自由職業者、經營較好的個體戶等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和上升空間的群體。
這也是大多數無背景的普通人通過努力,奮斗一生所能達到的目標階層。這類人可以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但所得比例很小。
3. 普通階層
普通工人、基層工作人員、初入職場的白領、農民、小個體戶等,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寒門』,這部分階層群體人數最多,占到人口總數的70%以上。
根據8 2原則,20%的人占據著社會80%的財富和資源,如今的情況應該還要更加兩極分化。
金字塔結構
寒門難出貴子,高考仍然是最公平的選拔
學歷之所以被看重,因為它基本上等同于對你前十八年的性格,家庭,自身努力的一個總結。
回頭看看這么多年,那些考去名校的孩子無外乎三類人:
A類人——非常努力,能夠投入在一個事情上并且愿意為了長遠利益放棄眼前享受,肯吃苦。
B類人——聰明(智商卓群),他能夠在同樣的時間里達到效率極大化,他可以一邊談戀愛,一邊打游戲,一邊去名校。
C類人——家庭條件好,有資源、有人脈、關鍵時刻可以有更多選擇達到目的。
雖然學校能學到的知識對工作幫助極少,但這三類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比他人有更大幾率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高考把他們選拔出來,再集中起來,對應的是“肯吃苦”,“有頭腦”,“有資本”。
是不是『細思極恐』 ,但人生很長,普通人通過努力、抓住機遇成功逆襲的例子同樣不少。
當我們不夠富有時,階層不會就此固化,只有當我們自暴自棄說要窮一輩子時,階層才會固化。
當我們不夠強大時,階層不會就此固化,只有當我們徹底放棄安心得過且過時,階層才會固化。
當我們不夠優秀時,階層不會就此固化,只有當我們走向墮落墜入生活深淵時,階層才會固化。
真正固化的不是階層,是努力拼搏的心,是甘愿平凡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