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衛星排名前十的國家
美國(約2944顆)
根據UCS衛星數據庫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統計,全球在軌運行衛星總數約4852顆,美國是現階段衛星數量最多的國家,在軌運行衛星共約有2944顆。世界上的第一顆通信衛星就是由美國在1958年發射,名為“斯科爾衛星”,開啟了人類通訊事業的新紀元。在民用衛星方面,美國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在全球科技企業中獨樹一幟,數量眾多,應用前景良好。
中國(約499顆)
2020年9月17日中國航天大會預熱活動——院士專家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長征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姜杰一致表示:“現在中國衛星在軌數量世界第二,但是在衛星應用能力上還是不足”。另外據UCS衛星數據庫顯示,繼美國之后位居各國衛星數量排名第二的是中國,中國在軌運行衛星共約499顆。
英國(約368顆)
當代太空競賽環境下,相比美國、中國等國家,英國可能不太起眼。但他們仍在積極參與太空航天事業。英國還擁有兩大國際著名的民營航天科技公司:維珍銀河和維珍軌道。據民間統計,現階段英國在軌運行衛星數量約368顆,為世界衛星排名前十的國家。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為了獲得競爭優勢,其國防部已在當地時間2021年4月1日成立太空司令部。
日本(約205顆)
二戰后的1955年,日本東京大學成功進行了“鉛筆”火箭的水平發射實驗,自此日本航天事業正式啟航;1970年將首顆人造衛星“大隅”送入軌道后,成為全球第四個擁有人造衛星技術的國家,其空間探索技術也開始急速發展。據民間統計,截至2022年前后,日本在軌運行衛星數量約205顆,是發射衛星最多的國家之一。(榜單買購網著©)
俄羅斯(約169顆)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航天事業失去了原有的特殊地位。新世紀以來,俄羅斯一直試圖通過改革創新扭轉頹勢,希望擺脫“吃老本”的形象。截至2022年前后,俄羅斯的在軌運行衛星數量約169顆,為全球衛星數量排名前五。航天工業承載著俄羅斯的夢想與光榮,就如同我們迫切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樣。每年航空日上,俄羅斯都會紀念加加林首次進入宇宙的壯舉,有著要在航空業創造更大輝煌的愿景。
印度(約101顆)
1963年11月印度第一枚探空火箭發射成功,宣告印度太空時代的來臨。不過從1963年到70年代初,印度由于技術基礎薄弱,無法依靠自身能力將衛星送上太空。不過在70年代,蘇聯是印度空間計劃的支持者,于是印度的第一顆自制衛星阿耶波多(Aryabhatta)就由蘇聯火箭在1975年發射升空。如今印度的航天技術已有明顯進步,截至2022年前后擁有約101顆在軌運行衛星。
法國(約85顆)
法國在整個歐洲有著相對獨立的航天技術,雖然沒有發射本國的全球衛星導航體系,但是歐洲的伽利略系統,主要依靠的是法國的火箭發射升空。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庫魯航天發射中心,有著“發射衛星”的先天地理優勢;法國的衛星制造能力也很突出,可以對外出口大容量高端通訊衛星,其單顆價值可高達十幾億歐元。截至2022年前后,法國在軌運行衛星約85顆。
德國(約74顆)
截至2022年前后,德國約有在軌運行衛星74顆,世界衛星發射排名前十。德國的航天浪潮開始于20世紀20年代,當時的愛好者們還建立了星際航行協會,提出了諸多暢想。然而經濟和戰爭,改變了德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在二戰之后,德國大批火箭與空間技術專家為美蘇所得,其中就包括為美國服務的沃納·馮·布勞恩(二十世紀航天事業的先驅之一)。
加拿大(約69顆)
加拿大航天有著輝煌的歷史,中國《科技日報》曾評價說:加拿大是世界上較早擁有自己衛星的國家,早在1962年就成功發射了自己的第一顆人造衛星;近年來,加拿大研制的移動服務系統正為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和運行做著獨特貢獻;現在,加拿大在太空資源探測、衛星通信等方面,仍走在世界前列;他們在經費十分有限的情況下能取得巨大成就,他們有理由為之驕傲。
阿根廷(約39顆)
世界衛星發射排名前十國家:提到人類航天事業,阿根廷往往被人忽視,其實阿根廷在衛星研發方面,一直處于世界前列。2020年9月,阿根廷衛星Saocom 1B搭乘獵鷹9號火箭升空。時任阿根廷國家航天委員會執行主任的勞爾·庫利切夫斯基表示,Saocom 1B這項國家衛星任務的完成,足以證明阿根廷已躋身有能力研發空間用雷達技術的少數國家之列。
我們國家的航天日紀念,今天也是來個紀念欄。
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發展,中國航天取代了驚人的進步。從衛星數量來看,我們已經擁有了499顆在軌運行的衛星航天器(2022年1月1日數據,目前已經超過500了)。我們的衛星數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二,遠遠超過了曾經領先于我們的俄歐日等國家和地區。再考慮到中國衛星的先進性能。可以說,中國在衛星發射,擁有量和整體性能實力等綜合實力上,已經穩居世界第二了;毋庸置疑,也無需謙虛。
然后,也看到,有一個國家,擁有2944顆衛星,占全球衛星總數的61%,而且數量還在迅速增長。到4月24日,已經達到了3400顆左右。不過除去里面的2400顆星鏈,其他的是在1000顆的規模。(星鏈衛星,其實并不小,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的運力,還是厲害的。資料顯示,單顆星鏈衛星是260公斤重,一次投射60顆,加上適配器,單次發射重量也超過17噸了。如果由我們來射,也不得不拿出長征五號來執行,因為長7的LEO運力是13噸,長3B剛好16噸)
反正,任重道遠。砥礪前行。加油。
世界上哪個國家的衛星最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衛星的發射。外太空中,自己國家的衛星數量越多,意味著航天技術越先進。因為衛星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導彈能否打得準,定位能否毫米不差,這些都取決于衛星技術的先進程度。如果沒有足夠先進和強大的衛星系統作為支撐的話,以目前的交通狀況而言,可能寸步難行。在軍事上,導彈能否精確制導取決于衛星系統的優劣。目前世界上衛星系統最先進的3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和俄羅斯。
首先我們知道,美國的GPS系統可以說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因為這套系統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廣泛,也是技術最先進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美國的衛星已經占據了太空近一半的衛星軌道位置,美國是一個在衛星上行走的國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國的GPS已經發展到第三代系統,軍用級別的GPS系統定位精度非常高,最高精確度可以達到0.05米,如果借助軍用GPS系統發射導彈的話,基本上可以做到零誤差了。
那么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系統如何呢?它的定位精確度是多少呢?其實格洛納斯衛星系統也算是隕落了,因為當年也是可以和GPS齊頭并進的先進衛星定位系統。但因為俄羅斯的經濟受到很大的阻礙,所以導致格洛納斯衛星系統一日不如一日。目前格洛納斯衛星系統只有2米的精確度,和美國的GPS系統相比起來,已經相差甚遠了。
那么中國的北斗系統如何呢?首先北斗衛星也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技術,共發射了三十多顆衛星,雖然還達不到美國現有的水平,但已經處于全球第二梯隊,相信再給我們點時間,反超一定不是什么大問題。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北斗系統精確度已經達到了0.5米,和美國GPS之間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