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軍旗基本玩法明旗翻旗擺放視頻圖片,二人軍旗基本玩法暗旗地雷走嗎?

日期:2022-07-21 20:54:29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二人軍旗基本玩法明旗翻旗擺放視頻圖片,二人軍旗基本玩法暗旗地雷走嗎?

 小時候看著別人玩軍旗是不是自己心里也蠢蠢欲動呢?軍棋是一款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模擬戰爭的雙人棋類游戲。二人軍棋你會玩嗎?你知道二人軍棋額度規則是怎樣的嗎?下面學習啦小編給你介紹二人軍棋項目規則吧。


  如何下軍棋圖解

  二人軍棋1. 棋盤:軍棋棋盤如圖1所示,由12行5列共60個停靠點和它們之間的連線組成,停靠點分為兵站、行營和大本營,連線分為公路(細線)和鐵路(粗線)。

  二人軍棋2.棋子:棋子分為紅方和黑方,每一方的棋子各25枚,司令、軍長、軍旗各一;師長、旅長、團長、營長、炸彈各二;連長、排長、工兵、地雷各三。

  二人軍棋3. 布局規則:布陣時選手只能將己方的25枚棋子扣放在本方區域的兵站和大本營中(軍旗必須放在大本營中;地雷必須放在最后兩排;炸彈不能放在第一排,行營中不能布子。)


  二人軍棋4. 對局規則

  布局結束后,紅方先行一著,如果發生碰子由裁判將碰棋輸贏結果通知雙方,然后雙方輪流行棋,直到根據和棋或輸贏規則結束棋局。

  (1)行棋規則

  軍旗和地雷不可移動,在大本營里的棋子不可移動,其它棋子可以移動。棋子沿公路線移動時每次只能走到相鄰的停靠點。

  工兵沿鐵路線移動時可不限格數直行或轉彎到達鐵路線上未被阻擋的任何兵站,其它棋子沿鐵路線移動時不可轉彎只可不限格數沿直線移動到未被阻擋的兵站。棋子不能碰行營中的棋子。


  (2) 碰子規則

  基本碰子規則是雙方棋子相碰時軍階低的棋子戰敗被吃掉(移出棋盤),如果兩個棋子級別相同則同歸于盡(雙方棋子移出棋盤)。具體碰子勝敗可參照表1。

  炸彈碰到對方任何棋子時同歸于盡(包括軍旗和地雷)。

  地雷被工兵碰到時被工兵吃掉,被炸彈碰到時同歸于盡,被其它棋子碰到時可吃掉其它棋子。

  若司令被吃掉或同歸于盡,則無司令的選手需亮出軍旗所在位置。


  (3)和棋或勝負判定規則

  結束對局后,按以下順序優先判定勝負: 行棋著法非法的一方為負;

  雙方都無棋可走為和棋,只有一方無棋可走的一方為負; 軍旗被吃或被炸的一方為負;

  某一方行棋累計時間先超過30分鐘為負;

  雙方連續31步未碰子時當前行棋方為負;(由于普遍認為防守方略占優勢,為了減少平局和互不進攻的僵局,鼓勵主動進攻,建議31步內必須碰子)。

  特別說明:如對弈選手不使用統一對戰平臺,則需以暗棋記錄對手棋子布局,而不能將對手的布局以明棋形式抄錄到自己的機器上。


  二人軍棋游戲由來

  軍棋是從實踐里誕生

  最初的軍棋”沒有什么固定的規則,其實,說準確一點叫作戰模擬”,就是說,在打仗的時候,戰爭指揮官常常用某種標記把交戰雙方的兵力布置表示在原始的地圖上,然后針對敵人可能的行動作出反應,將戰爭的可能進程表示出來,從而能夠在實際戰爭中選擇對己方最有利的行動以達到戰爭的目的。這種作戰模擬”各個國家都有,內容大同小異:一張仿照真實情況來的圖,然后幾個棋子表示兵力,接下來分析你會怎么做,我又怎么做

  中學時候還學過墨子和公輸盤的那盤棋就是這么回事

  真正將這種戰爭模擬”拉入到軍棋軌道里的人是馮·萊斯維茨

  1807年,馮·萊斯維茨發明了嚴格式兵棋(Rigid Kriegspiel),當然這是個能夠成功分析戰爭的工具,被流傳至今。

  1811年,經過再三改進之后,發展成了所謂的Kriegspiel(德文戰爭游戲”,也就是兵棋),馮·萊斯維茨呈獻給國王腓特列三世,國王很快就迷上了這種棋。從此兵棋開始在歐洲各國的王廷中流行起來。

  Kriegspiel可以說是軍棋的始祖,擁有多種變體

  1883年,美國陸軍軍官陶頓根據Kriegspiel設計了一種供業余愛好者玩的戰爭游戲,對當時美國的孩子和軍事愛好者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這種發展為游戲用途的戰棋

  1913年,韋爾斯出版了一本名為《微型戰爭(Little Wars)》的書,在書中發表了一套為業余愛好者設計的戰棋游戲規則,讓民間開始對戰棋類游戲有所了解,該書也被奉為戰棋玩家的圣經”。

  1952年,美國人查爾斯·羅伯茨(Charles S. Roberts)設計了戰棋游戲《戰術(Tactics)》,將地圖的網格規范為采用正六角形地圖,為后世的戰棋游戲所沿用。值得一提的是:羅伯茨在1954年成立了一家公司進行商業銷售,真正讓戰棋游戲成為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大眾娛樂,而羅伯茨也被稱為桌面戰棋游戲之父。這家公司就是今天的阿瓦隆之丘游戲公司。


  至于我們后來說的法國陸軍棋stratego是1908年法國人根據Kriegspiel改進的,去掉了原棋里的骰子,變成了一次一步的棋。至于什么時候出現的間諜之類的元素,這個詳細情況資料不詳無從查證。

  現行版本的中國陸戰棋在法國陸軍棋基礎上,軍銜設置修改為解放軍制,增設了鐵道、行營、大本營等元素,發明于1927年到1954年之間,發明人不詳。理據是:1954年出版的一本書,已經有中國陸戰棋;1927年商務印書館印制的軍棋里,還沒有炸彈”這個棋子。


  二人軍棋游戲攻略

  棋盤:

  行走路線包括公路線和鐵路線,顯示較細的是公路線,任何棋子在公路線上只能走一步,顯示為粗黑的為鐵路線,鐵路上沒有障礙時,工兵可在鐵路線上任意行走,其它棋子在鐵路線上只能直走或經過弧形線,不能轉直角彎;

  棋子落點包括結點、行營、兩個大本營,行營是個安全島,進入以后,敵方棋子不能吃行營中的棋子,軍旗必須放在大本營中,進入任何大本營的棋子不能再移動。


  棋子布局的限制:

  棋盤

  炸彈不能放在第一行,地雷只能放在最后兩行,軍旗只能放在大本營,大本營的棋不能動。


  吃子規則:

  地雷小于工兵與炸彈,大于所有其他棋子;

  司令 > 軍長 > 師長 > 旅長 > 團長 > 營長 > 連長 > 排長 > 工兵;炸彈與任何棋子相遇時,雙方都消失。

  關于地雷的規則有兩種,一種是地雷可以勝工兵外所有有生命的棋子,與炸彈同歸于盡;另一種是除工兵外,其它棋子撞上地雷均同歸于盡。這兩種說法在實際戰斗中均能說得通。前者,地雷這個棋子可以解釋為雷區,一顆雷沒了還有別的雷,后者,可以解釋為軍官趟雷開辟道路。


  勝負判決:

  最后的幸存的一方為勝家,軍旗被扛、無棋可走都會被判負; 當雙方都無法消滅對方或扛對方旗時為和棋。

首先講解一下軍棋的規則和對弈方法:2人對弈,兩種玩法。

一、棋子立著擺,字面朝本人,二人對決,需要有一個裁判;

二、字面朝下倒扣(也叫翻棋、明棋)玩法,二人對弈就行了。

下面介紹第二種玩法。

1.雙方各有25個棋子,分別為軍旗、司令、軍長各一;師長、旅長、團長、營長、炸彈各二;連長、排長、工兵、地雷各三。對弈前將棋子擺布在每個“兵站”和兩個大本營。

2.吃子規則:按級別司令>軍長 >師長> 旅長 >團長> 營長 >連長 >排長> 工兵,大吃小,相同棋子相遇,同歸于盡;被吃的棋子去除至棋盤外。工兵能排除地雷,自己存活,其他棋子不能排雷;工兵被對方吃完后,可用目前最小級別的棋子排雷(和地雷同歸于盡);炸彈與任何棋子相遇同歸于盡。

3.棋盤常識:較細的線是公路線;較粗、黑白相間的是鐵路線。鐵路線上沒有障礙時,工兵可任意行走并拐彎,

有危險時可在山界隱藏(對方不能吃),其它棋子在鐵路線上只能直走,不能拐彎。棋子落點包括每個交結點、行營、兩個大本營。行營是個安全島,進入以后,敵方棋子不能吃。軍旗和地雷不能移動。

4.游戲開始,可先用擲骰子或猜拳的方式確定誰先翻棋子,甲方翻出的第一顆棋子屬于乙方,另一種顏色的棋子則是自己的,然后敵對雙方依次輪流各走一步,邊翻棋子邊進行廝殺,每一步可吃對方棋子一個、可布陣自己的一顆棋子、可翻一個棋子,直到全部棋子翻出。地雷挖不完不能扛旗。

5.獲勝方式有如下幾種:

①殺光敵方所有能移動的棋子則獲得勝利;

②一方用工兵挖掉另一方三顆地雷后再用工兵(只能用工兵)將敵方的軍旗扛(棋子摞起來)到自己的大本營,宣告勝利;在扛旗過程中,遇到敵方要保護自己的軍棋并不斷消滅來犯力量而進行博弈。工兵被吃完后,可用目前棋盤上最低級別的棋子去扛軍棋。

③如果有一方被逼得無棋可走了,也判定該方輸棋。

④和he棋:雙方力量相當,都無進退之路。

幼教系列五 軍棋(陸戰棋)的規則及對弈方法


幼教系列五 軍棋(陸戰棋)的規則及對弈方法


幼教系列五 軍棋(陸戰棋)的規則及對弈方法


幼教系列五 軍棋(陸戰棋)的規則及對弈方法


幼教系列五 軍棋(陸戰棋)的規則及對弈方法


怎樣教孩子下軍棋?

如果班額大、學生人數多,可以畫一個版式或掛式圖,每個交接點、棋子用粘絨教具(布料棋盤加粘絨棋子或磁性教具),也可制作成ppt幻燈片進行教學。如果學生不多,只是個位數,可以在桌面上用實物講解或者地面上做一副放大的軍棋教具,圍成半圓示范講解。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