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友生簡歷個人資料簡介,浙江科技學院瓷器瓷像大師許友生青花瓷板畫,許友生哪里人?

日期:2022-08-01 18:25:18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許友生簡歷個人資料簡介

許友生

浙江師范大學教授、獲浙江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滲流力學進展》編委

許友生,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人選,中國力學學會滲流力學專業委員,《滲流力學進展》編委。

個人簡介

許友生,浙江師范大學數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2007年入選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07起擔任第八屆中國力學學會滲流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人物經歷

1986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工程熱物理系,獲理學學士;

1988年中國科學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畢業;

2006年華東師范大學物理系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6年7月至今,連續擔任香港理工大學力學與機械工程系Research Fellow。[1]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字圖像輔助微觀計算技術研究滲流問題,批準號10372094(已經結題),主持。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用微觀滲流技術提高燃料電池輸出功率的研究,批準號10572130(已經結題),主持。

3、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微觀滲流分析技術在提高燃料電池輸出功率上的應用研究,批準號M103082(已經結題),主持。

4、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應用復雜細觀滲流理論研究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物遷移擴散的方法,批準號Y607425,主持。

5、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多孔介質中復雜流動細觀機理與方法研究,批準號10932010,2010-2013,主持。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MD-LBM跨尺度模擬方法研究仿生多孔電極內復雜滲流機理,批準號11072220,2011-2013,主持。

論文著作

發表論文8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50余篇

獲獎情況

浙江省高等學校2004年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數字圖像輔助微觀計算技術研究滲流問題。


浙江科技學院瓷器瓷像大師許友生青花瓷板畫,許友生哪里人?

2018年,北京匡時春拍上,一件民國王步的《青花人物故事瓷板》以880萬起拍,經過近5分鐘激烈競爭,最終以2550萬元落槌;


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王步的青花靈禽春夏秋冬四屏拍賣價高達2700多萬;




2014年,北京匡時秋拍,王步的又一巨作,青花淵明采菊圖觀音瓶,拍出了1127萬的高價。




王步作品屢次創造文人瓷的拍賣紀錄,動輒千萬。


天才、大家、青花大王,這些都是人們對王步的評價,在歷史最優秀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家的排行榜上,王步僅次于唐英,位列第二。


清代青花看康熙,民國青花看王步,今天狀元就帶大家了解青花大王——王步。


王步


01

身世浮沉雨打萍,學藝青花有所得


1898年,王步生于景德鎮,他的父親王秀春是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的青花妙手。在父親的熏陶下,王步自幼便對繪畫、陶瓷非常喜愛。


然而家中變故不斷,他的童年生活可以說是顛沛流離,父親在他很小時候便去世了。孤兒寡母只能回到老家豐城長湖。


那一年,王步年僅六歲。


時間來到1907年,在上了三年私塾之后,母親病重,九歲的王步在親友的資助下,重返景德鎮,拜在青花藝人許友生門下,開始了學徒生涯。


宜春承載了王步孤苦的幼年,景德鎮則是他譜寫青花傳奇人生的藝術殿堂。


也許是天賦吧,王步總能快速掌握其中門道。年僅十四歲就徒滿出師,看似生活正在好轉,然而他所在的工廠突然倒閉。


王步鳥食罐


一下子失去生活來源的王步,只能靠畫鳥食罐為生。生活雖然清貧,但王步卻執著于畫藝,既不抱怨,也不因工作卑微而擺爛,頗有文人“貧賤不能移”的范兒。


1919年是極為特殊的一年,不僅對于王步而言是人生的轉折,也是整個國家命運的轉折點。五四運動爆發,新文化的風也吹到了景德鎮。


在這一年,正值青年的王步,進入瓷業美術社開始仿古瓷的制作,在當時,瓷業美術社堪比中國陶瓷界的黃埔軍校。王步每日對明、清官窯名品的臨摹,深得古瓷畫意構圖之精髓。


王步與當地有名的陶瓷實業家吳靄生合作,鉆研青花仿古。


王步青花“嬉禽圖”筆洗




02

山河破碎風飄絮,幾別青花陷低谷


1926年,吳靄生因病去世,同年,北洋軍閥孫傳芳率軍搗毀了陶瓷美術研究社,強盜一樣搶走全部作品。


孫傳芳


28歲本應在事業上小有所得的年紀,但是王步不僅失去了貴人,仿古瓷工作也無法繼續。越挫越勇的王步,索性采用水墨畫的若干技法繪制青花。


案頭小品


茭白蘿卜圖


飽臥花蔭興有余


這一畫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清新大方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畫的繁瑣陋習,在當時的陶瓷藝術界開啟了一種嶄新的風氣。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整個景德鎮瓷業受到重創,青花瓷產量驟減,王步只能先放下對青花的熱愛,轉而從事釉上粉彩的裝飾工藝。


一直到解放前夕,王步這一期間的彩繪多作人物、山水、叢菊等。


1939年 王步 獨臥吟秋詩粉彩人物瓶


王步 粉彩東籬秋菊圖象耳尊


1939年作 粉彩莊子觀雀圖瓷板


1939年的端午節,無法割舍對青花熱愛的王步,閉關五個月,用全部精力創作了百余件青花作品,仿佛要將往日的遺憾全部彌補,這是王步從事青花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創作。如果燒成了,那必將是一份無比珍貴的青花寶藏。


奈何,厄運偏找苦命人,窯塌了,瓷碎了,青花還未現世便消亡了。王步五個月來的嘔心瀝血化為烏有,被氣得當場暈了過去。


職業生涯的滑鐵盧一輪接著一輪,王步,只想做點自己摯愛的青花,為何要經歷如此多的磨難?


這一次,因打擊太大,王步陷入人生低谷,沉寂了十余年。


03

分水絕技開格局 留取丹心照青花

直到建國后,景德鎮瓷業才又漸漸地恢復往日生機。


王步,在闊別青花十余年后,在黨的關懷與鼓勵下,在終于走出陰霾,續寫與青花的緣分。


1954年,他在景德鎮陶研所重新開始,借著新中國的東風大展拳腳。


1954年,王步以“分水”絕技,為中國的青花打開了新格局,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歷史上,青花題材大多是山水、花卉、人物、鳥獸、瑞圖。


山水


花鳥


瑞獸


美自然是美,但缺陷也很明顯,色彩比較單一。


如能青花顏色像水墨畫一般展開,青花定能更上一層樓。要達成這一唯美獨特的意境,就只能依靠“分水”這種技藝。


唯此,方能展現其獨特的意境。而要想達到這一意境,必須依靠“分水”之技。


青花的分水雖說很像國畫的渲染,但難度更高。




國畫渲染,畫得好不好,那是立竿見影的,落筆當下就能知曉結果,但是青花分水是將彩料落于泥坯,看上去都是黑壓壓的,根本看不出層次來。


想要知道分層好不好,只有等到燒成出窯后才能知道。所以,“分水”便成了青花繪制的難中之難。


王步分水之所以是一絕,是因為他總有神來之筆——雖下筆時混沌一片,但出爐時總能“化腐朽為神奇”。


觀其傳世作品,讓人不由感嘆分水之妙絕,濃淡相宜一氣呵成,料分五色渾然天成,分水無論大片還是小片,都展現出同等驚艷效果。


除分水這項絕技外,王步以線為骨的“鐵線描”“折蘆描”同樣令人稱絕,運筆如有神助,線條瀟灑肆意渾圓蒼勁,據說,他能一筆在坯上畫出一尺長的線條。


王步繪青花燈籠瓶


04

五百年來一王步 實至名歸真大師


曾經的景德鎮遍地是大師,但沒有一個人能夠再創王步昔日輝煌。大師孰真孰假,大家心里自然有數。


當然也有很多窯口、匠人,在仿王步青花上有著很深的研究,對胎釉型畫彩的把握也很好,總體做得相當不錯。


仿其拿手絕活“單翠”的大有人在,景德鎮仿王步青花領域,都以“把這只鳥畫好了”為目標。


小雅單美人肩壺


余寅窯單翠對杯


晚年的王步,更講究青料與瓷釉的色澤,青料往往親自來配制,青中帶著點藍黑,給人以莊重、渾厚、寧靜之感。


他的青花瓷忌用純白釉,而常用一種白里泛青光亮度較弱的釉,他認為這種釉比純白釉和古代的重石灰釉含蓄,與青花結合有溫厚的效果而無浮滑之感。


為了瓷器表現出渾厚的藝術效果,在選用與青花相斗的釉下彩料時,王步也偏愛釉里紅與龍泉青釉及淡紫金釉,因為這些彩料比鉻綠、錳紅更具厚重感。


與眾多大師類似,王步生時顛沛,死后盛名,在六十余年的創作生涯中給世人留下了珍貴的陶瓷文化遺產,釉下、釉上及刻花作品不計其數,作品題材相當廣泛,以花鳥見長,造詣最高,青花作品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舊社會時,王步大義凜然地拒絕為封建官僚畫庸俗之作品,即便貧困潦倒也不為五斗米折腰。

王步探求藝術瓷的創新的同時,也希望普通的老百姓能使用他的青花,去世前幾年還畫了許多民間用瓷的渣胎碗裝飾紋樣。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