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人為什么是黃種人?
芬蘭人是黃種人是因為芬蘭人的基因是世界上和華夏民族DNA最接近的民族。芬蘭烏拉爾人和中國東南亞人擁有同一個祖父,其中約10%的中國人則是芬蘭烏拉爾人的親兄弟,只是屬于遠東分支。
芬蘭人和中國人基因有什么關系?
很多人都說芬蘭人跟咱們中國人長的有些相似,事實上芬蘭人和漢人之間確實是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我們就只看五官,不看頭發和皮膚的話,其實看起來和中國人很像。科學家發現,在6000年到8000年之間,一些漢族祖先的兄弟姐妹,滿懷對太陽神的向往,向北走,沿途經過西伯利亞,到達北歐的芬蘭。

根據分子生物學檢測,10%的中國人有Y染色體單倍型N,主要是N1型和N2型。科學家發現,芬蘭大多數烏戈爾語人群都有Y染色體單倍型N1c。他們是N1單倍體分化的后代,這也就是說芬蘭人與中國人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

值得回憶的是,6300年前,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出土了犴拉太陽神跑的鐘擺雕塑,5300多年前的今天,安徽凌家灘遺址也出現了類似的造型,兩頭犴拉著太陽神車在天空中飛翔。這種犴與今天北歐的馴鹿非常相似。這兩個地方的文化充滿了對太陽神的崇拜。

而且我們知道,在圣誕節,有一個傳承自芬蘭民族的傳統,那就是在平安夜,圣誕老人會坐在雪橇車里駕馭著麋鹿在天上飛翔,來到世界各地給孩子們帶來圣誕禮物。這一傳統可能源于中國先民太陽神崇拜的圖騰想象。當時的先民到達芬蘭后,大概還保存著中國形成的對太陽神的崇拜,將東方帶來的想象融入到西方文明中。
芬蘭人給大熊貓唱歌社交恐懼癥
今天,一則《大熊貓在芬蘭被迫思念故鄉》的微博視頻登上熱搜。視頻稱,芬蘭動物園怕大熊貓們思鄉,特意請來了合唱團演唱中文歌曲《但愿人長久》。網友還調侃,應該用四川話演唱。
上游新聞搜索發現,這段視頻最早出處應該是2019年iPanda頻道發布的一條微博。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芬蘭動物園請來的合唱團為大熊貓們用中文演唱歌曲。雖然這段視頻是2019年的老視頻,但各國對我們國寶“滾滾”(人們對大熊貓的愛稱)的禮遇卻是真的。
專屬生日歌
上述事件的發生地芬蘭Ahtari動物園的官博2019年還曾更新過一段視頻。在大熊貓金寶寶5歲生日之際,園方請來了大熊貓人偶和小朋友一起給金寶寶唱跳了祝福的歌曲和舞蹈。這首原創歌曲100%代表了芬蘭的大小朋友們對“滾滾”的喜愛。其歌詞大意如下:這是艾赫泰里的奇跡,黑白色精靈是來自中國的雪熊貓,今天我們一起慶祝,它們的最愛是美味的竹子,金寶寶和華豹就是我們的好朋友,祝福你金寶寶。這一原創的歌曲當時也感動了不少大熊貓迷們。
國風大熊貓園
荷蘭雷納,當地Ouwehand動物園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大熊貓武雯和星雅,花費700萬歐元建設了一個名叫Pandasia的豪華大熊貓園。園內主體建筑為中國傳統宮殿式風格。這個“別墅”總面積9000平方米、大熊貓生活面積3400平方米。除了有大熊貓生活起居的地方、儲存食物(竹子)的冷庫、產房和診療所之外,還有餐館和禮品部。大熊貓園是十足的中國風格,充滿中國元素,外表像中國的寺廟,進門處是一個中式牌樓。
水門迎接
2017年,當搭乘夢夢和嬌慶的大熊貓專機駛入柏林舍內費爾德機場停機坪時,兩輛消防車噴出水霧形成一道水門,飛行員向駕駛艙外揮舞中德兩國國旗,現場電視臺進行直播。
早在大熊貓到達前,柏林市動物園斥資1000萬歐元修建了占地近5500平方米的大熊貓園。大熊貓園富有中國特色,除了大片綠地和攀爬設施,還開挖出一條人工小溪。夢夢和嬌慶將分開居住,擁有各自的室內外活動空間。它們吃的竹子將從荷蘭運來,此外還會吃一些用面粉、燕麥片和花生油特制的大熊貓面包。而該動物園園長因為安頓大熊貓有功,成為2017年度柏林人物。
設置禁飛區
2014年,英國愛丁堡動物園中的大熊貓甜甜已經接近預產期,為了避免噪音影響生產,英民航局應動物園請求發出通知,要求航空飛行器在甜甜分娩哺乳期間避開動物園上空飛行。此前,甜甜在2012年和2013年均未能成功受孕。在預產期前,英國民航局已經發出航行通告,要求飛行員遠離愛丁堡動物園上空,低空飛行的飛機和直升機也應盡量降低噪音。
綜合自人民日報海外版、環球網、iPanda頻道、瀟湘晨報等,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