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原型結局
電影《八佰》真實歷史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上海四線倉庫保衛戰。歷史上負責四線倉庫戰役的其實是日本海軍陸戰隊,因為當時只有海軍陸戰隊在市區作戰。影片中的陸軍第68步兵聯隊雖然真的參加了淞滬會戰,但確實在蘇州執行作戰任務,所以這也是最受詬病的地方。《八佰》的真實原型是1937年淞滬會戰時“八百壯士”抗擊日軍的故事。關虎創作這部電影的動力來自于他的父親,父親告訴他這場戰斗有多慘烈。
1937年淞滬會戰是最慘烈的一場戰役。為了掩護主力撤退,800人宣布留守,這也是電影片名《八佰》的意思。電影海報中,“八百”二字是用紅墨水寫的,看起來更像干涸的血液。在這兩個字的旁邊,有很多彈孔,每一個彈孔似乎都在訴說這場戰斗有多慘烈。真相是,謝晉元率領420人在四巷倉庫與日軍激戰4天,死傷38人,擊斃日軍200余人。四天后,謝晉元奉蔣介石之命,帶領382人退回英租界,在英軍掩護下撤離上海。
然而,英國人突然改變主意,強行收繳士兵的武器,把他們關在租界北部的一個戰俘營里。拘留持續了近三年,期間謝晉元將軍被漢奸殺害。珍珠港事件后,日軍對英宣戰,侵占英租界,剩余士兵被俘,被罰做苦役。到1945年抗戰結束,420人中只有不到150人。創造一個立體的人,是《八佰》的志向和抱負。以前戰爭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對敵的戰士,要么是深入敵營的臥底特工。
但影片從一群逃兵開始,《八佰》在國產戰爭片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它“敢于拍出人性的真相甚至丑惡”。這部電影拓寬了我們對英雄的理解。在冒著生命危險見義勇為之前,他們也有過平凡甚至瑣碎的懦弱和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的方式,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個左右,但這樣也會造成“一開始想記住每個人的名字,后來就糊涂了”的情況。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活了多少人?
420余人: 權威可信的人數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打擊了侵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成為當時舉世矚目的事件。提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就要先說抗日戰爭史著名戰役“淞滬會戰”。“淞滬會戰”稱八一三戰役、第二次淞滬抗戰,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八百壯士實際人數為420,在四行倉庫戰斗中傷亡43人,從四行倉庫撤出時為377人,撤退過程中,9人犧牲,13人負傷入院治療。四行堆棧內,除有若干沙袋外,并無如許尸體,我在內士軍,共為四百二十名,撤退時為三百七十七人,其中除有十余名已殉難外,余者受傷入醫院治療中。
八佰電影為什么被軍方批評?
因為《八佰》沒把英雄故事拍全,而且拍出來的國軍對我們國軍的形象有所詆毀,而且電影里面有情節違反國際法,就是中國軍人殺日軍俘虜練膽的請姐,與我國的作為嚴重不符合,還宣揚了極端暴力和法西斯精神,曲解了中國軍民抗擊侵略的正義性,因此在國民中有很大正義,而且被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