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嫂一般多少錢一個月?育兒嫂在哪里找服務好?育兒嫂和月嫂的區別在哪里?

日期:2022-08-24 18:59:10 作者:fuli 瀏覽: 查看評論 加入收藏

育兒嫂一般多少錢一個月?

1、新手育兒嫂:0-6個月內的育兒嫂一般收費標準在4500-5000左右。

2、中級別育兒嫂:12-24個月的育兒嫂合適的收費在5500-6500至今。

3、育兒嫂:24個月以上的育兒嫂價位在7000以上。

一、嬰幼兒生活照料

(一)合理進行人工喂養,按月齡進行輔食添加、合理營養配餐;培養嬰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二)為嬰兒營造適宜睡眠條件;正確包裹嬰兒;正確給嬰兒穿脫衣服、更換尿布或紙尿褲,并給予皮膚清潔護理;適時對嬰兒進行二便控制訓練、三浴鍛煉。

(三)負責嬰兒居室衛生清潔、環境布局;嬰兒被褥;正確進行四具消毒(臥具、餐具、玩具、家具)。

(四)為嬰兒洗澡、撫觸,做主、被動操,模仿操,訓練嬰兒抬頭、坐、爬、站、走、跑、跳等。

二、嬰幼兒日常護理

定期為嬰兒進行生長檢測;預防接種觀察;常見病護理。


育兒嫂在哪里找服務好?

1建議采取平臺面試簽約的方式,寶媽可以通過專業母嬰服務平臺的方式根據自己的需求篩選合適的育兒嫂進行線下面試,并簽約上戶。

2能夠入駐專業母嬰服務平臺的家政公司、育兒嫂機構以及育兒嫂個人,都是經過嚴苛標準審核的,在服務質量以及個人素質方面都有很好的保障。

3選擇平臺就會有雙方的人員為寶媽進行監督服務,如果期間發生任何問題母嬰服務平臺都會協助解決。


育兒嫂和月嫂的區別在哪里?

很多新媽媽往往分不清月嫂和育兒嫂的區別。結果本來該請月嫂的,請了育兒嫂,該請育兒嫂的請了月嫂。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月嫂和育兒嫂的區別。
  1 首先:月嫂和育兒嫂的服務對象不同。育兒嫂主要從事0~3歲嬰幼兒照料、護理和教育,服務對象一般是3個月以上的嬰幼兒。月嫂的服務對象主要是產褥期媽媽和新生兒,而產褥期媽媽,指產后6周之內的產婦;新生兒指自出生后臍帶結扎起至生后28天止。

  2 第二:收費標準有高低之分
  月嫂在產后的26天左右,不但要照顧新生寶寶,還要照顧產婦坐月子,而育兒嫂的工作則集中在科學育兒上,因此,月嫂的收費標準要比育兒嫂高出一些。


唐寧(化名)在朋友圈抱怨第7個育兒嫂又走了,評論區引來了一連串回復,有的安慰,有的感同身受。

唐寧的孩子剛1歲多,因為她和愛人上班,家中老人還未退休,需要找一個育兒嫂照看孩子。可僅僅這一年多,已經或長或短地用過7個阿姨。

“從未有一個阿姨是我辭退的,都是阿姨突然離職。”唐寧有點兒疑惑: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還是育兒嫂這個行業本身不穩定?

唐寧聘用的7位育兒嫂都是通過中介介紹的,價格在6000-8000元/月,每周單休,實則是26天的費用。中介在介紹時明確,每年要收取育兒嫂1個月的工資費用作為中介費。如果連續定多年中介服務,中介費可以打折。但中介合同中規定,服務滿6個月后,中介費不再退還。

在一家號稱口碑不錯的中介公司,唐寧共找過兩名育兒嫂,均工作4個多月時就提出因家有急事需要緊急“下戶”。按中介合同要求,育兒嫂需提前10天提出“下戶”,如不滿10天的,可扣除10天工資。

雖然育兒嫂都是臨時“下戶”,但唐寧從未成功扣除工資。第一位育兒嫂在結工資當晚提出家有急事,需回家幾天,還指著留下的一些生活用品保證,處理完事情再回來。但當育兒嫂走后,她發現所謂的生活用品僅是空瓶子、空鞋盒和破舊的內衣。

“我意識到阿姨不會再回來了,馬上聯系了中介。”可中介的答復是,已將育兒嫂工資結清的,無法再追回扣除部分,只能依照合同幫忙介紹新的育兒嫂。

“中介馬上推送給我很多育兒嫂,并告訴我特別搶手,幾乎沒有猶豫的時間,我就選定了阿姨。”

唐寧認為,制造育兒嫂搶手的緊迫感,是中介促成訂單的手段之一。為了盡快成交,賺取中介費,中介時常會采取饑餓營銷的策略,讓客戶在他推薦的阿姨里選擇,而不是匹配更合適的阿姨。

第二位育兒嫂也僅工作了四個半月,提前3天提出因家中老人做手術需要“下戶”。唐寧吸取第一次的教訓,她向阿姨提出,按合同需扣除10天的工資作為補償。

“那我再干7天,等到湊夠10天了我再走。”聽到這話,唐寧更加懷疑育兒嫂所說的家中急事真有那么“急”嗎?

她向中介溝通,中介答復:“你還不允許誰家有個急事啊!”接著開始幫唐寧找下一個育兒嫂。

聽到中介這么說,唐寧覺得與中介和育兒嫂再做溝通也難,只好認可這位育兒嫂的“下戶”,但她希望育兒嫂立即離開,一來為育兒嫂家有急事著想,二來不愿意讓育兒嫂再湊和幾天,因為擔心“磨洋工”。這就有個要扣10天工資作補償的問題,對此,中介回答:“扣不扣錢你跟阿姨協商,我們只管繼續給你介紹。阿姨拿不到工資就會報警吧。”

一年多來,唐寧所聘的7位育兒嫂都是這樣干一段時間后就主動提出有事不能再干。她開始有點兒疑問,為什么育兒嫂做得好好的,都是突然離職?為什么中介那么積極地幫助尋找下一個接替者?

“每介紹一位育兒嫂上崗,中介從我們身上抽取第一個月工資的10%作為中介費。”這是一位育兒嫂告訴唐寧的。

這樣看來,中介并不介意育兒嫂頻繁換崗,因為每換一次都將獲得一筆不菲的中介費。

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的保姆合同不只唐寧這種,實際多種多樣。表面看適應靈活用工,是市場成熟的表現。但真正執行起來,合同的不規范、不嚴密、欠監管等問題就顯示出來,客戶實則處于弱勢地位,中介的優質服務很難看到。

張璐(化名)是通過另一家中介找的育兒嫂,這家中介收費標準是每半年500—800元中介費,育兒嫂可以試用三天,這期間為雙向選擇。

“中介第一次給我介紹的育兒嫂我很滿意,但是三天后她走了。”張璐無奈之下找中介再介紹育兒嫂,但此后中介不再積極,不是拖沓就是介紹得讓她很不滿意。

“十天半個月才介紹一個阿姨,都不合適,如果半年期一到,中介費就失效了。”張璐懷疑3天試用期后走人,是育兒嫂和中介聯手“騙取”中介費。

按照張璐與中介簽訂的合同,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育兒嫂,中介無須任何賠償。中介費雖然不多,但是孩子時不時面臨無人看管,張璐非常著急。

玖妹(化名)的媽媽通過中介找到一位育兒嫂,在三天試工期內,對阿姨各方面都比較滿意,于是提出能否再延長幾天試工期,被中介拒絕,她只能在試工期第三天時與阿姨、中介簽訂了用工合同,并交納了一年的中介費。但就在簽訂合同后的第四天,阿姨提出家中有事,需要“下戶”。

“我嚴重懷疑是阿姨和中介引誘我們簽合同,以此賺取中介費用。”玖妹媽媽提出,因為阿姨臨時提出離開,在新阿姨沒有到崗前,拒絕結算阿姨的前期工資。并提出待事情安排妥當或新阿姨到位后,再通過中介與阿姨結清費用。

但溝通無果,“我們不負責顧客和阿姨的工資結算。”這是中介給玖妹媽媽的答復。

玖妹媽媽認為,中介雖然表示可以繼續提供阿姨服務直到滿意為主,但對于4個月的小寶寶來說,正是培養安全感的時候,頻繁更換阿姨不利于孩子認知發展。但中介對阿姨的約束能力極其有限,無法真正起到橋梁和管理作用。

多名家長反映,家中的育兒嫂均在“孩子已經適應她照顧”時,突然提出漲工資或者家中有人生病需要“下戶”,實則都是已經找好了工資待遇更好的“下家”。而中介并不會從中調解,甚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位業內中介人員說:“中介和阿姨是利益捆綁在一起的,中介手里掌握的阿姨資源多,不愁沒有客戶。如果阿姨找個理由要提前離開,與客戶出現矛盾,中介不會真地處罰阿姨,無關痛癢地說幾句后,再介紹別的阿姨給客戶。”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